二十四节气 霜降
-
柿红菊华米谷满仓
“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北京时间10月23日18时36分迎来霜降节气,意味着秋天行将结束,气候渐寒,天气更冷,出现霜冻的情况也会增多。
霜降也为人们带来最后一抹秋色,登高山、赏菊花成为这一节令的雅事。
节气与气候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此时黄河流域已出现白霜。千里沃野,黄叶如金,银晶熠熠。古籍《二十四节气解》中说:“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
作为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公历每年10月22日至24日,当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为霜降之始,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八个节气,也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
霜降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天气已经变得寒冷。在气象学上,霜降时节若有较强冷空气南下,地表温度降到0℃或以下,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便在地面或近地面物体上直接凝华形成细小冰晶。
传统意义上,霜降是一年中有霜期的开始,也是秋季向冬季的过渡。
从气象学上说,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称作“早霜”或“初霜”,而把一般在来年春季出现的最后一次霜叫作“晚霜”或“终霜”。有些地方也俗称早霜为“菊花霜”,因为此时菊花盛开,正值赏菊的好时节。在北方,冷空气过后,依旧是天高云淡。祖国西北角以及一些高海拔地区,万物凋零,雪花飞舞。在南方,霜降往往意味着刚刚“入秋成功”,迎来秋高气爽的舒适季节。
节气与农事
霜降是收获、播种的最后时节。农谚曰:“霜降见霜,米谷满仓。”华北地区大白菜即将收获;长江流域正值冬麦播种的黄金季节;江南华南大部,秋爽气清,橙黄橘绿,瓜果飘香,稻谷在望。经过“霜打”的一些果蔬,其味道也往往变得更加清甜可口,如柿子、萝卜、白菜、红薯等。
节气与养生
民间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说法,因此霜降时节,民间有“煲羊肉”“煲羊头”“吃迎霜兔肉”的食俗。专家建议,霜降时节,可多吃一些具有生津润燥、健脾益胃、消食止渴、清热化痰、抵御寒气的食物,如梨、山药、苹果、百合、莲子、柿子、萝卜等。(本栏文图均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