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宾市珙县:“三产”齐飞 绘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 鸟瞰珙县县城。

    耀华(宜宾)玻璃有限公司生产厂区。

    珙县鹿鸣茶海茶叶采摘现场。

    航拍珙县上罗烤烟示范区。

    宜宾市珙县底洞蚕桑现代农业园区一角。

    珙县余箐工业园区一角

        

    □单华燕/文 袁钧/图
      “2012年到202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从96.04亿元增长到191.47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从23.95亿元增长到51.58亿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32.02亿元增长到85.57亿元……”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组组数据勾勒出宜宾市珙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
      现代工业提档升级。全力推进珙县“1+4”功能区提档升级,2019年以来,威力斯浮法玻璃项目顺利点火投运,泰山石膏、华洁危废治理(一期)等项目相继投产达效,宜宾市表面处理集中区项目开工建设,珙县经济开发区入驻企业从6家增至24家,新增规上企业12家、提供就业岗位1430个。珙县经济开发区作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列入省“5+1”重点特色园区培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名单。
      现代农业做优做强。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2017年以来,引进落户珙县温氏、亨博利等一批龙头企业。大力推进蚕桑、茶叶、林业和林下经济发展,成功创建国家级农业蚕桑标准化示范区、中国蚕桑之乡。成功创建“三品一标”农产品32个,“鹿鸣贡茶”列入《2020年四川省名优产品名录》。去年,全县茶园面积达15.17万亩,累计产茶4.39万吨。
      现代服务业提速增效。加速发展商贸物流,去年以来,全县新增限上商贸企业80家、3A级物流企业1家。提高科技服务水平,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成功创建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持续激发消费活力,改造提升蓝色森林文化步行街、特色烧烤美食街等夜间经济特色街区;融合发展文旅产业,成功创建A级以上景区3个、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1个,预计实现旅游收入42亿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