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工会十年奋进路 聚力治蜀兴川新征程
-
2021年10月14日,第七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决赛在成都举行。四川省劳模工匠宣讲团。职工现场参与普法竞答。
9月30日下午,全省新任工会主席培训班暨产业工人队伍改革培训班结业。全省新上任不久的市(州)总工会主席和部分省产业(局)、企业集团(公司)工会主席共60人参加了本次培训。虽然只有短短两天时间,但培训班内容涵盖理论学习、现场教学、法律讲解等等。“主题鲜明、学用结合,让我这个‘新兵’深刻认识到工会工作的责任使命,明确了未来工作的路径方向。”一位参训学员说。
在国庆长假前夕,四川工会系统会议、活动密集,除了这次培训班,“县级工会加强年”专项行动、全省工会干部赴基层蹲点工作总结交流会、全省工会系统奋发有为和作风保障推进会……在省委“决战四季度、大干一百天”的部署背景下,全省工会系统躬耕不辍、只争朝夕的拼劲可见一斑。
而回顾过去十年,躬耕不辍、行路不止,只争朝夕、奋楫笃行的精神也一直贯穿四川工会工作的始终。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各级工会坚决贯彻党中央大政方针,牢牢把握我国工人运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这一时代主题,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全总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省职工在治蜀兴川新征程上砥砺奋进、建功立业,绘就了一幅恢弘壮丽的四川工运画卷。
十年间,四川工会坚持5个“高”要求,聚焦5个“更加”目标,交出了一份实打实、沉甸甸的成绩单。
□川工宣 (图片由四川省总工会提供)
举旗定向
筑牢思想信念根基
十年来,四川工会高标准落实政治责任,工会团结引领职工的作用更加凸显。
党中央始终关心关怀工人阶级、谋篇布局党的工运事业,为职工群众建功新时代注入了强劲动力。四川工会系统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
“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信念更加坚定。全省各级工会承担好引导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巩固党长期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政治责任,采取多种形式持续推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职工群众对“两个确立”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明显增强。
“中国梦·劳动美”的价值引领深入基层。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职工“四德”建设,持续开展职工文化年、“玫瑰书香”职工家庭文化建设活动、“网聚职工正能量 争做四川好网民”活动、“关爱在身边 职工在行动”职工志愿服务等。10年来,全省范围内开展职工文化体育活动1.3万余场,覆盖职工群众超8000万人次。
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十年来,全省累计获得全国劳模表彰207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状60个、奖章301个和全国工人先锋号272个,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118个、标兵133人,全省累计命名“四川工匠”180人,表彰省五一劳动奖状582个、奖章1698个和省工人先锋号1382个。组织劳模、工匠人才进校园、进企业,开展劳模工匠宣讲团开展主题宣讲2000余场,奏响了“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时代强音。
锐意进取
造就高素质产业“川军”
十年来,四川工会高质量助推经济发展,工会服务中心大局的成效更加显著。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自2017年8月我省启动以来,省总工会认真履行牵头抓总责任推进改革,按照“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总体思路,突出抓好产业工人“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高、队伍壮大”五大重点任务,我省累积出台政策文件50余个。2018年以来,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一线职工和产业工人比例超过60%,2020年四川省劳模表彰中一线工人和专业技术人员占比达60.7%。全省技能人才达1056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226万人,较2018年底分别增长32%、51%,成都市、五粮液集团改革经验入选全国典型案例。
劳动和技能竞赛更加广泛深入持久。编制四川省“十三五”“十四五”劳动和技能竞赛规划,围绕国家、省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广泛深入持久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川字号”技能大赛,全省规上企业参赛面达90%以上,参与单位达47.3万家,参与职工超3000万人次。川渝合作开展“建好双城经济圈,打造西部新高地”系列劳动竞赛,我省创新开展互联网营销师、新媒体应用游戏开发等技能大赛,持续开展“我学、我练、我能”女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圆满承办第七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并取得历史最佳参赛成绩,2个工种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6个工种总成绩全国排名第三。
职工队伍创新创造活力显著提升。广泛开展“五小”等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5个项目获得第六届全国职工优秀技术成果奖。十年来,累计提出合理化建议612.5万件,开展技术革新173.6万项,完成发明创造10.6万项,推广先进操作法5.8万项。累计建成省级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370余个,示范带动创建各级各类创新工作室4500余个。
维权服务
筑牢职工权益安全屏障
十年来,四川工会高水平推进维权保障,工会维护职工权益的能力更加过硬。
职工劳动经济权益得到有效维护。积极参与《四川省〈工会法〉实施办法》等法规规章修改,主动参与企业工资指导线等涉及职工权益政策制定。十年来,累计组织线上线下招聘会近万余场次,培训超过40万人次。着力构建“省(城)际联动、部门互动、上下齐动”维权服务体系,加大推动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力度,全省工会办理职工(农民工)维权案件33580件,帮助解决拖欠工资、工伤工亡赔偿金等34.48亿元。深化全省“安康杯”竞赛活动,职工劳动安全权益实现基础得到提升。
和谐劳动关系更趋稳定。全省各级工会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开展劳动关系状况综合评估,推进落实全省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健全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完善集体协商和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全省签订综合集体合同6.79万份,覆盖职工891.2万人。健全落实“五个坚决”要求长效机制,专项开展职工队伍稳定风险排查化解工作,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的能力水平有力提升。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得到重视改善。大力推行“重点建、行业建、兜底建”模式,紧盯货车司机、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等重点群体,持续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集中行动,全省已累计新发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会员超过122万人。推动平台企业依法规范用工,配合推进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已推动建设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2658个,投入资金4554.18万元,被广大职工称为“爱心驿站”“温暖港湾”。
创造幸福
千万职工共享美好生活
十年来,四川工会高效能做优帮扶服务,工会促进共同富裕的举措更加扎实。
覆盖范围更大,服务载体手段不断延伸。建立完善全省工会常态化就业服务平台,有序开展就业服务等系列活动,2021年运行以来发布优质岗位3.2万余个、用工需求53万余个。持续推进以“公交地铁五折”“川工带川货”为代表的“普惠出行”“普惠生活”“普惠健康”等全省性工会普惠服务项目,累计服务职工会员1.7亿人次。
兜底作用更实,城镇困难职工同步迈入小康。全省各级工会坚决落实党中央打赢脱贫攻坚战要求,主动承担起城市困难职工脱困解困任务。2020年底,全省21个市级总工会已全部完成解困脱困目标任务,工会建档立卡的25.4万户困难职工家庭全部如期实现解困脱困。有效构建困难职工帮扶体系和长效帮扶机制,统筹发挥全省204个县级以上帮扶中心和2609个基层帮扶站点的作用,2015年以来,共投入帮扶资金24.5亿元,开展专项帮扶78.7万人次。与此同时,全省各级工会对口联系帮扶655个贫困村,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8亿元,组织实施1420个帮扶项目。
品质成色更足,工会服务品牌叫响擦亮。不断深化拓展“春送岗位、夏送清凉、秋送助学、冬送温暖”“四季送”服务品牌,构建起常态化梯度帮扶长效机制。十年来,筹集送温暖资金27.68亿元,走访企业8.8万家,慰问一线职工和困难职工408.03万人次。深入实施“女职工关爱行动”,全省共建设女职工休息哺乳室5.2万个,做亮叫响“会聚良缘·51情缘”等女职工服务品牌。连续举办劳动领域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关爱环卫职工免费爱心早餐”等4个项目荣获全国优秀项目。
守正创新
勇立改革时代潮头
十年来,四川工会高标杆加强自身建设,工会深化改革创新的步履更加坚实。
工会改革任务如期完成。全省各级工会按照中央群团改革要求有序推进,如期完成改革任务。制定《四川省总工会改革实施方案》,增强工会团结教育、维护权益、服务职工功能,健全联系广泛、服务职工的工会工作体系。着眼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对标制定《〈中国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十四五”发展规划〉四川实施方案》。健全完善全省工会财务管理制度体系,强化工会重点领域的审查审计监督。加强工会资产公益性服务性建设,持续推进工人文化宫、工人疗休养院等工会阵地建设和清理整改。
工会基层基础得到加强。连续开展基层工会建设年、落实年活动和“强基层、补短板、增活力”行动,系统推进百人以上企业建会、百人以下25人以上企业建会、社会组织建会“三大专项行动”,巩固扩大工会组织覆盖,全省已建基层工会组织14.1万家、工会会员1890.9万人。完善“小三级”工会组织体系,探索社区网格工会、城市综合体工会等建会方式,实现对小微非公企业的有效覆盖。
“智慧工会”改革步伐加快。在全国工会系统首家引入区块链技术,构建了工会数据全省统一、工会业务全省通办、工会服务全省共享的四川工会网上工作平台及川工之家APP,注册用户达660万余人,办理工会业务超340万件次,用户访问量超2.5亿次、信息阅读量超2.7亿次,连续两年荣获全国工会省级十佳互联网+优秀普惠平台,被全国总工会纳入全国工会“一张网”首批10家试点接入平台。打造“川工伙伴”网上家园,联系引导社会组织为职工提供专业化服务,构建线上受理、线下办理、在线流转的网上信访工作机制。
工会系统党的建设更加深入。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入扎实开展党的主题教育实践,持续加强全省工会系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培训管理。2次接受省委巡视组对省总工会党组的巡视,对省总及直属企事业单位开展年度全覆盖审计。建立健全全省工会机关干部赴基层蹲点工作制度,实现基层蹲点工作常态化、长效化,进一步巩固“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成效。深化工会干部教育培训,不断提高服务职工群众、改革创新发展的本领,努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学习、创新、奉献”的工会干部队伍。
继往开来
新征程上谱写新篇章
回首过去十年四川工会工作取得的成绩,其中蕴含了极其丰富而宝贵的经验。
最根本的是,党对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坚强领导,党中央作出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为工会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为工人阶级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注入了强劲动力。
最关键的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工会工作,各级党委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赋予了工会更多资源和手段。各级人大、政府、政协、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对工会工作给予了大力的关心支持,为全省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
最可贵的是,全省职工队伍感恩奋进、实干争先,团结一心“听党话、跟党走”,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以涓滴之力汇聚磅礴力量,充分发挥了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同各界群众一道用辛勤劳动创造出幸福安逸的生活。
最重要的是,全省各级工会和工会干部上下一盘棋、拧成一股绳,踔厉奋发、开拓创新,始终保持和增强工会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勠力同心在治蜀兴川新征程上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四川省工会系统将坚定贯彻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围绕全省中心大局,坚持“讲政治、促发展、惠民生、保安全”工作总思路,拼搏实干、勇毅前行,不断提升服务中心大局的贡献率,不断增强服务职工群众的实效性,不断激发工会改革创新的新动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新征程上续写工会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