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荣县建起首家标准化育苗工厂,一批次最多可育苗200万株——

    工厂育苗助力蔬菜“长大”

  •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秦勇
      10月10日,走进位于荣县鼎新镇老当村的育苗工厂,眼前一片绿意:两层遮阳网下是一张张摆满育苗盘的育苗床,盘中的花菜苗均匀整齐,长势喜人;风机、喷淋系统等自动化控制设备正在运行,为花菜苗提供合适的温度和湿度;工人穿梭在育苗床间,查看每一棵小苗的长势。
      “再等10多天,今年的第3批共90万株花菜苗就可以移栽到农户的地里,为蔬菜生产保供打下坚实基础。”荣县鼎新顺利蔬菜种植专合社负责人刘义梅告诉记者。

    早下地早收成 蔬菜可错峰上市
      作为川南地区最大的茄果种植基地,鼎新镇年均蔬菜种植面积达5万亩,大量番茄、茄子、黄瓜、苦瓜、丝瓜、花菜等蔬菜从这里“走”上川南地区群众的餐桌。
      为了实现育苗的集约化、规模化,让村民享受到科技兴农带来的好处,今年鼎新镇谋划建立一个现代化育苗工厂。7月,这个3000平方米的育苗工厂在老当村投入使用,成为荣县第一家标准化育苗工厂。
      “多亏了这个育苗工厂,要不是它,今年种花菜就恼火了。”刘义梅说,工厂投用不久,四川遭遇持续极端高温和罕见干旱天气,当时,鼎新镇的户外温度也超过40摄氏度,“按以往的育苗方式,种子很难发芽,要等降温后才能开始育苗。但育苗工厂里室温不超过30摄氏度,出苗完全不受影响。”看着育苗工厂内绿油油的蔬菜幼苗,刘义梅笑着说。
      不光没受影响,还抢了“先机”。鼎新镇镇长黄静说,利用温湿度调控的技术手段,工厂将花菜的育苗时间从8月底提前到8月初,“8月底苗子就可以移栽下地,足足能比过去早20天上市。”
      错峰上市,让鼎新镇的花菜更有竞争力。黄静列出一串数据:去年,刚上市的花菜每公斤约为10元,大量上市后每公斤降到4元左右,每公斤价差约为6元;鼎新全镇种植有万亩花菜,亩产2500公斤至4000公斤,“按照这个价差估算,早20天上市能让菜农多收入不小的一笔钱。”

    标准化集约化 更好提稳“菜篮子”
      10月10日,鼎新镇西堰村村民龚江莲的地里,成片的花菜苗在秋雨的浸润下显得生机盎然。龚江莲说,这些花菜苗正是来自育苗工厂,“工厂里出来的苗子根系健壮,看目前的长势,应该会有好收成。”
      龚江莲说,她原本打算订2万株菜苗,“结果因为需要的人太多,只买到1万株。”
      按照规划,这个育苗工厂一批次最多可以育苗200万株,今年截至目前已经育了3批菜苗,总数接近500万株。“但还是供不应求。”鼎新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古刚文告诉记者,每亩地要栽2500株—3000株花菜苗,像龚江莲这样的种植大户在全镇还不少,“大家都想买花菜苗,只好对购买量做一些协调限制。”
      针对鼎新镇蔬菜种植特点,接下来该工厂还将针对一些种植需求量较大的蔬菜为种植户提供育苗服务。“比如番茄苗、茄子苗等,预计每年可以育苗10个批次,基本满足当地种植户的用苗需求,更好地提稳自贡的‘菜篮子’。”古刚文说。
      工厂育苗也为鼎新镇的蔬菜产业做大做强提供了助力。据黄静介绍,去年该镇蔬菜产值有6亿多元,今年的蔬菜产值稳中有升,预计将达8亿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