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险:念好“稳”字诀 奏响乡村振兴进行曲
-
平安产险定点帮扶的凉山油橄榄基地。 平安产险四川分公司供图胖哥葡萄家庭农场的农场主于朝勇(左)很感谢人保财险的保障支持。卢文 摄中华财险工作人员为群众介绍政策性农险。 中华财险四川分公司供图平安产险助力凉山油橄榄果农增收。 平安产险四川分公司供图
□宇珩 卢文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积极发展农业保险和再保险,优化完善“保险+期货”模式,强化涉农信贷风险市场化分担和补偿,发挥好农业信贷担保作用。
作为稳定农民收入预期的重要工具、分散农业生产经营风险的重要手段,农业保险对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等具有重要作用。如今,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农业保险又被赋予了新的时代使命。
“一直以来,四川保险业发挥经济‘助推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积极贯彻稳住经济大盘工作总基调,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四川银保监局一级巡视员刘勇表示,围绕我省乡村振兴和“三农”发展新需求,16家农险经营机构牢牢把握时代脉搏,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不断提升农业保险保障覆盖面,持续改进和提升农险服务水平,聚焦乡村产业发展、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乡村基层治理等领域,让农业保险保障服务更好地直达并惠及广大农户和生产企业,助力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做深“产业链”
助力农业稳产增产
“眼前这片丰收景象,让人难以想到2020年之前,都江堰猕猴桃产业曾一度陷入低迷。”都江堰猕猴桃协会会长晏志强望着硕果累累的猕猴桃生产基地说,“前些年由于管理过于粗放,品质意识不强,导致猕猴桃品质参差不齐。而今都江堰猕猴桃产业的成功,离不开品质保险的助力。保险公司请专家协助我们搞技术,品质若没有达标,还会赔款兜底。品质保险让果子的品质越来越高,我们种植户的收益也越来越高。”
晏志强提到的品质保险,是锦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首创开发的“农产品品质保险”产品,以安全质量作为切入点,配套技术指导、科技手段、灾后补偿、销售辅助等方面,提高农产品品质,增强种植户经营信心,促进农民增收。截至今年6月底,锦泰保险已在省内开展柑橘、桃子、猕猴桃、大米(水稻)、大蒜品质保险,实现农业保险在产业链上从“保成本”“保收入”向“保品质”升级。
小小猕猴桃,只是农业保险护航地方特色产业的一个缩影。
“四川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需要发展方式的转变,而这种转变离不开对生产者的引导,农业保险应该更好利用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契机,用新的产品供给去引导新的需求和产业发展方式。”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徐斌认为。
只有夯实了产业根基,乡村才有活力。近年来,四川银保监局积极推进保险条款标准化、承保理赔规范化,关注重点农产品,动态监测关键数据,助力大宗农产品稳产保供。先后制定生猪、牦牛养殖保险和水稻、玉米、小麦,以及“川菜”“川果”种植保险等11个行业示范条款,覆盖了全省主要农产品;组织制定农险承保理赔操作手册、服务手册,统一单证,统一标准,统一服务,规范经营行为,普及农业保险知识,提升农户体验;制定重点保险产品专项政策,建立重点数据动态监测制度,如推动牦牛保险高质量合规发展,有效缓解了民族地区牦牛保险经营发展不平衡、牧民利益得不到保障等问题。
在四川银保监局指导下,我省农业保险正围绕各地特色“产业链”,为农业稳产增产保驾护航。
在遂宁,遂宁银保监分局持续推动大豆保险,加强与财政、农业农村部门的沟通协作,将财政补贴从60%提高到70%,降低农户保费负担,提升农户保险意识。5月9日,国寿财险遂宁中支公司成功签署全省首单大豆保险。截至7月末,全市已承保大豆保险14.15万亩,提供风险保险保障7078万元。
在凉山,平安产险四川分公司将绿色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相结合,摒弃直接向被扶持产业捐款捐物的传统帮扶模式,利用资金贴息撬动银行贷款的方式,为项目担保融资,落地油橄榄产业项目,帮助昭觉县悬崖村村民脱贫,形成了“产业前端贴息支持项目,产业中期产业培训配套风险保障,产业末端采购赋能促售”的闭环式产业扶贫模式。凭借油橄榄这枚“致富果”,村民们走上致富路。此外,该公司还设立了自然灾害实验室,在全省积极推动数字化指数保险业务,添加平安“好车主”乡村振兴农产品协销平台板块,引入“溯源+保险+协销”模式,提供覆盖生产、加工、物流、销售环节的溯源、保险、协销一揽子金融服务。
在阿坝,中航安盟保险四川省分公司、中华财险四川分公司将保险与乡村振兴有效结合,通过为当地农牧民量身打造牦牛保险,协助防灾减损,带动牦牛养殖业发展。携手阿坝县政府打造智慧畜牧业大数据平台,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畜牧产业的管理和服务中,实现产业发展智能化、决策管理数据化、市场经营网络化和信息服务便民化等功能。
由点到面,串珠成链。人保财险四川省分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围绕构建“10+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公司立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保险需求,推出“园区保”,为我省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现代农业园区、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量身定制符合各自需求的专属产品;延伸“产业链”保险,将保险服务链向农业产业上下游纵向延伸,针对龙头企业等在农产品生产、加工、存储、流通、贸易等全过程可能发生的风险,开发“一揽子”全产业链保险产品;扩展“涉农保”,将保险服务链向农业产业横向衍生,并针对龙头企业、生产大户等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农业机械设备、员工意外、农场责任等潜在风险开发综合保险产品,为农业产业提供全流程、特色化、高保障的风险保障,进一步助力四川农业产业补链强链延链。
做活“农险+”
助力农民稳步增收
在炎热的下午,摘下一串成熟的葡萄,倒上一杯自酿的醇香葡萄酒,胖哥葡萄家庭农场的农场主于朝勇享受着属于自己的惬意。他在眉山市彭山区观音街道果园村打造了一个生态葡萄采摘体验园,尽管前段时间高温导致游客减少,但于朝勇并不担心,通过自己的微信粉丝群和直播账号等线上平台,葡萄销路畅通无阻,自酿的葡萄酒也供不应求。
胖哥葡萄家庭农场创建于2013年,获得了“星级农场”称号,并带动周边不少农户加入进来,种植绿色有机、质高价优的葡萄,每亩地可以实现产值3万多元,同时开展乡村旅游,帮助农户大幅增收,带活了一方产业。在这个过程中,农业保险一路护航。
于朝勇说:“2013年,果园村全村葡萄种植投保面积仅300亩,现在已经有6000亩了。这些年来,葡萄一旦遭遇病虫害或自然灾害,孙主任就随叫随到。”他口中的“孙主任”是人保财险彭山支公司观音营销服务部主任孙继锐,多年耕耘下来,孙继锐早已和果农们打成一片,无论是农险产品的投保理赔,还是农业生产中的天气预警、纾困解难,孙继锐都事无巨细地给果农们提供着服务。
“只要一变天,人保的天气预警系统就会给我们发消息,提示我们做好预防准备。村里有个果园地势低洼,一下雨就受灾,不仅得到及时赔付,还有农业农村局的专家实地‘把脉’,协调了20万元帮扶资金,帮果园硬化道路、疏通水渠,从源头解决了问题。今年,又免费提供8台粉碎机帮我们粉碎葡萄枝等,生成有机肥,让我们的葡萄一年比一年好。”于朝勇对人保财险的增值服务如数家珍。出于感激和信任,除了农险外,他还一口气在该公司投保了雇主责任险、车险、乡村振兴保等一系列险种。
“彭山区离成都很近,土地资源有限,种植成本较高。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发展有特色、高附加值的农产品,才能实现长远发展,从而促进乡村振兴。”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利庠说,“农险的托底,无疑为当地农户加大产业投入、实现稳步增收增添了底气。”
以人为本,因地制宜,是农险惠及民生的重要一环。在普及农险产品的同时,保险企业也重视做好全方位保障服务——人保财险四川省分公司针对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等地的脱贫人口,创新开发“乡村振兴保”“收入补偿险”等保障型产品,防止脱贫人口因灾、因病返贫;锦泰保险依托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布局优势,打造“农险+意外险”“农险+企财险”等服务模式,为“三农”提供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
以风险保障为依托,四川农业保险机构还开拓了“保险+期货”“保险+信贷”等多种“保险+”模式,精准滴灌“三农”领域,链接更多保险以外的金融资源护航乡村振兴。
“德康农牧向保险公司购买生猪价格保险,同时保险公司向华西期货购买相应场外期权,通过期货市场的对冲,从而规避因生猪价格下跌的风险。”2021年1月8日,生猪期货在大连商品交易所正式上市交易。当天,在四川银保监局、四川证监局、省农业农村厅、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和大连商品交易所的支持下,平安产险四川分公司与四川德康农牧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西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共同签订了四川省首单生猪价格“保险+期货”项目的保单。项目周期为一个月,为533头生猪提供了182万元的风险保障。通过保险与期货市场有机结合,有效保障了当地养殖户稳定经营和收入增长。
无独有偶,人保财险四川省分公司发挥农业保险增信功能,推进农业保险与信贷、担保、期货(权)等金融工具联动,创新“保险+期货”模式,积极开展“生猪保险+期货”和“生猪饲料保险+期货(权)”试点,为抚平“猪周期”探索实现路径。此外,该公司推广“保险+银行”模式,开发银保融资增信产品,在为农户提供风险保障的同时,降低农户贷款成本,解决农村“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中航安盟保险的“鸡蛋保险+期货”为四川省首例承保。太保产险四川分公司通过创新农险产品,首创开展生猪价格保险+期货、苹果价格保险+期货等产品,防止农户因市场价格风险导致返贫,助力其稳定增收,其中盐源苹果保险+期货被评为中国农业农村部金融支农创新试点项目。
日前,农业农村部计划财务司联合同样致力于完善农村金融供给的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发《关于开展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专项创新服务的通知》,共同推进服务新模式,探索建立纯信用、全线上的信贷直通车“农业保险+信贷”服务新模式,聚焦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种养环节,撬动更多金融资源高效率、低成本倾斜流入,充分发挥农险数据共享增信,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更加便捷有效的金融服务。自今年4月上线以来,信贷直通车已重点支持开展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累计促成贷款超过1.2亿元。
做强“生态圈”
助力农村稳定安宁
优良的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在双碳战略下,乡村环保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在四川,农业保险不仅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稳定器”,也成为打造乡村振兴战略“生态圈”的有力抓手。
2021年9月23日,中航安盟四川分公司正式签订“商业性森林碳汇价值保险”合作协议,为马尔康国有林区231.94万亩森林提供3479.22万元风险保障,标志着四川省首例森林碳汇价值保险成功落地。公司还针对森林防火工作的突出问题,结合科技手段建立起森林防灾减灾体系。
针对部分农业产业“靠天吃饭”的特性,农险机构结合承保地区的实际情况和风险分散需求,展开了积极探索。
眉山银保监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辖内保险机构成功承保眉山市仁寿县地方财政补贴型农业气象灾害指数救助保险,提供风险保障2000万元,为眉山保险行业在天气指数保险方面积累了宝贵的承保理赔数据和经验;2022年,全国首单“柑橘溯源保”成功落地眉山市青神县,提供风险保障30万元。
在绵阳,中航安盟四川分公司开发了桑蚕气象指数、苹果气象指数、葡萄气象指数等保险产品。在素有“中国青花椒之都”美誉的凉山州金阳县,太保产险四川分公司通过运用降雨量的气象指数来测定弥补自然灾害对种植农户造成的损失,防止群众因灾返贫。
“行稳方能致远。随着农业保险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进一步奏响了乡村振兴进行曲。”四川银保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四川农险将持续创新,助力山更绿、水更清、村更美、人们的笑容更灿烂。
声音
朱滨(中航安盟保险四川省分公司总经理):
长期以来,中航安盟保险作为在川法人保险机构立足“三农”,以农业保险服务为基础,不断延伸、扩展服务,满足广大农户和农业经营企业的多元化需求,全力支持农业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发挥公司在农业保险方面的专业优势、技术优势、创新优势和服务优势,以地方特色农产品保险创新实现农业保险的增品、扩面,提高风险保障水平;以农业生产技术培训、指导和技术创新(如“鱼菌轮作”),帮助广大农牧渔民提升农业生产及经营管理水平;以防灾减灾创新和科技赋能,做好灾前预防,降低或减轻农业生产经营风险;以“农业保险+”为抓手,进一步加强与银行、期货、担保、农资、物流、电商等机构合作,为广大农业经营企业和农户提供全方位、多途径的农业保险综合服务;同时,勇担社会责任,加大投入,积极支持业务区域乡村振兴项目建设,以满腔热忱和实际行动助力四川农业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
王丽维(锦泰财产保险四川分公司总经理助理):
锦泰财产保险四川分公司积极响应各级党委、政府的“三农”工作安排,本着“依靠三农、为了三农”的工作思路,不断开拓创新,推进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服务全省乡村振兴。
近年来,公司持续推动农业保险“提标、扩面、增品”,保障粮食安全,助力打造天府粮仓,丰富农险产品供给,支持“10+3”产业体系建设,强“芯”助农,护航种业振兴,依托科技赋能,推进农业保险服务转型升级,同时依托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布局优势,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打造了“农险+信贷”“农险+意外险”“农险+企财险”等服务模式,为农业产业提供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
如“农险+意外险”,可为新型农业主体生产用工提供意外风险保障,填补了现有社会保障体系在这方面的保险空白;“农险+企财险”是公司与省内主要粮食生产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将农业企业的大棚设施、农房仓库、农机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农业设施和工程纳入保障范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