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一个机型到一个产业:C919成为我国航空产业发展“新引擎”

  •     

      9月,国产大飞机C919完成全部适航审定工作后获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将于2022年底交付首架飞机。
      C919大型客机研制成功,获得型号合格证,标志着我国具备自主研制世界一流大型客机能力,是我国大飞机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C919的研制成功,将成为带动我国航空产业、高端制造业发展的“新引擎”。

    市场前景广阔
      C919将投放到哪些航线?据悉,首家用户已经进行了计划安排。从航线安排看,C919将投用于国内主要的航空干线。
      根据《中国商飞公司市场预测年报(2021-2040)》,未来20年,中国航空市场将接收9084架新机,价值约1.39万亿美元,其中单通道喷气客机6295架。到2040年,中国的机队规模将达到9957架,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航空市场。
      我国民航市场规模大、潜力强。如今,国产新支线飞机ARJ21已经进入我国主流航空市场,成为支线航空市场的主力机型,已经安全载客突破550万人次。“适应性更强、技术更先进、性能更好的C919 一定会拥有更广阔的市场前景。”中国商飞公司营销委主任张小光说。

    有力带动相关先进制造业发展
      C919的产业化发展、规模化市场运营,不仅关乎一个飞机型号的成功,更将有力带动相关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自立项以来,近30万人参与了C919大飞机的研制。
      大飞机的研制,有效提升了我国航空产业配套能级,对国民经济和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开始显现。
      预计到2035年,依托大飞机产业园形成的产业配套,将支撑中国商飞200架以上大型商用飞机的年生产能力,带动航空产业年产值3000亿元以上,推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民用航空产业基地。
      C919的“引擎”作用还体现在对科技创新的孵化、推动上。C919坚持自主创新、开放合作,先后攻克了一批新技术,锤炼了一批人才队伍,带动了一批产业发展,形成了支撑国产商用飞机发展的能力平台。
      新华社记者 贾远琨(据新华社上海9月30日电)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