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安居法院:“一企一法官”为企纾困 擦亮服务企业“金名片”
-
□刘礼 张金柯
9月9日,在遂宁市安居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安居法院”)召开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征求意见建议座谈会上,遂宁安通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总经理蓝新宇说:“安居法院开展‘一企一法官’活动,为企纾困,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风险,让民营企业经营发展更加有底气。”
今年初以来,安居法院以公正司法为根本,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创新建立“一企一法官”工作机制,19名员额法官联系服务辖区50家重点企业,推动优化营商环境与司法办案深度融合,打造“一企一法官”司法服务企业“金名片”,为安居“拼经济、搞建设”提供了坚强的司法保障。
府院商联动 司法护企助发展
为确保“一企一法官”工作行稳致远,安居法院联合遂宁市安居区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以下简称“区经信科技局”)、遂宁市安居区工商业联合会(以下简称“区工商联”)印发《“一企一法官”工作实施方案》,并且落实专人负责。三方加强联动协作,搭建“府院商”三方信息共享机制,区经信科技局加强投产企业的服务管理,区工商联做好民营企业动态跟踪,安居法院发挥司法职能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今年,安居法院通过召开“一企一法官”座谈会,员额法官86次深入企业,通过面对面交流,收到企业家提出的意见建议32条,精准掌握企业司法需求,为企业发展“精准号脉”“对症下药”,让各类市场主体放心投资、安心创业、舒心发展。同时,开辟涉企诉讼“一站通办、一网通办、一次通办”绿色通道,实现“企业跑路”向“数据跑路”转变,协助企业申请网上立案236件,当场立案率达90%以上,3日内立案率达100%,涉企案件网上开庭、网上调解占比78.45%,文书集中送达率96.5%。
今年1—8月,安居法院共受理企业涉诉案件546件,结案535件;针对企业涉诉案件中发现的问题,以7条司法建议向企业及时反馈;主动为全区规上企业梳理经营中存在的6大类风险、83个问题……一串串数据,彰显安居法院的作为与担当。
为企解忧纾困 增强企业竞争力
“感谢安居法院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让我们在学到法律知识的同时,提高了企业职工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四川丰科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员工杨静在参加活动后说。活动开展以来,安居法院以巡回审理、法治大讲堂、上门服务等形式,主动对接企业189次,为企业梳理法律风险点36个,解答法律问题83个,协助合同审查92份。
为打通司法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安居法院在安居经济开发区、遂潼天然气综合利用产业园区设立“一企一法官”工作站,为18个市、区重点项目建设扫除障碍。同时加大涉企纠纷调解力度,引入16个调解组织、64名调解员,构建“法院+商(协)会”“法院+工会+人社”等多元化解机制,高效化解合同、用工等纠纷89件。
辖区企业在经营中遇到涉法问题怎么办?联系“一企一法官”工作站的联络人,就能有效解决。6月20日,四川江淮汽车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通过“一企一法官”工作站联络人罗川,咨询企业劳动用工问题。6月21日,安居法院员额法官李良权就该事宜作出专业解答,并就企业劳动用工提出了相关建议。
精干团队“赋能”擦亮服务企业“金名片”
为了把“一企一法官”这一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的好事办好,安居法院组建企业审判执行服务团队,实现对涉企案件“快立、快审、快执”,有效降低因诉讼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不利影响,让涉企案件办理驶入“快车道”。
“把好钢用在刀刃上,让优质审判资源向办案一线集结。”安居法院设立了3个企业审判执行服务团队开展精准服务,跑出了涉企案件办理的“加速度”。2021年5月4日,因收不到货款,遂宁市某公司将重庆某专用汽车公司起诉到安居法院。立案后,安居法院审判服务团队依法适用简易程序及时组织调解,仅用10天,双方就达成和解协议并结清货款。
坚持善意文明执行,为企业发展“减负”。安居法院牢固树立善意文明执行理念,既为债权企业挽回损失,又尽量采取资产“活封”、设立担保、债权转股权等方式,以维持欠债企业、资金链断裂企业的生产经营。对企业财产能采取“活封”“活扣”的,尽量不进行“死封”“死扣”。
精干团队“赋能”,提升工作质效,安居法院涉企案件平均审理天数降至23.19天,结案率居全市前列;及时组织调解企业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为企业顺利拿回货款1201万元;高效执结243件,财产处置周期缩短至58.6天,为企业执行到款1.57亿元;采取“活封”措施,为相关企业盘活闲置资产,助力企业履行债务58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