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挥统战优势 助力疫情防控

  •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付真卿
      今年8月以来,四川多地遭遇疫情冲击。特别是8月25日开始的成都疫情,防控形势一度十分严峻、复杂。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成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全省统一战线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发挥统战优势,积极助力打赢疫情防控战,涌现出不少突出案例故事。

    一项技术
      科学抗疫,统战人才智力优势显身手。8月31日晚,四川欧美同学会·四川留学人员联谊会理事、成都睿乐达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CEO张睿接到成都市新增防疫隔离点位的任务。他迅速调集公司人力物力,连夜赶往隔离点位通宵施工,确保在9月1日下午隔离人员入住。
      睿乐达科技去年研发成功的隔离点精准智慧管理系统,已在成都市的大部分防疫隔离场所投入使用。“目前已经覆盖了1万多间隔离酒店房间。”张睿说,得益于这套管理系统,可以实现隔离房间管理精准报警、人员室内测温、走廊智慧语音播报、房间智能分类管理等功能,大大减轻隔离酒店防疫工作的人力负担。
      这已经是张睿和他的团队第二次服务成都疫情防控了。今年7月的疫情中,他们曾在成都高新区、武侯区、郫都区等多地开展工作,为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贡献力量。

    一家企业
      本轮疫情期间,作为保供企业之一,位于成都市新津区的民营企业——成都希望食品有限公司始终在高负荷运转中。
      “我们承担了新津区、成都市以及四川省部分地区的保供要求,因此必须保证生产。”公司总经理王浩奇介绍,本轮疫情期间,公司核心管理团队与生产经营相关的人员1100多人都在公司驻厂,纳入闭环管理,吃住都在公司。各个车间尤其是即食车间加足马力,一直都处于满产状态。
      公司临时租赁培训基地宿舍、隔壁酒店,还临时购买800套职工床上用品、洗漱用品等,对生产、食堂、装卸、品控、设备维修等核心环节工作人员进行闭环管理,并确保每天每个职工有24小时核酸检测报告。
      疫情期间,成都全市有6000多家企业在闭环管理中确保正常生产,其中大部分都是民营企业,他们主动担当,为疫情防控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一份热心
      仔细穿上防护服、戴好手套,9月4日,四川高校香港学生联合会特邀顾问、25岁的周颖欣坐在桌前,为排成长队的成都市民做核酸检测。连日来,她都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每日志愿工作时长从4小时至12小时不等。
      2013年从香港来蓉求学至今,周颖欣已经在成都就业、定居,将成都视为自己的“第二家乡”。去年11月起,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的周颖欣便开始了自己的志愿者生涯。虽然防护服冬冷夏热,工作期间不能上厕所、不能喝水,但能为成都疫情防控贡献力量,周颖欣觉得很满足。
      在志愿工作中,周颖欣也收获了很多感动。有小朋友将亲手画的画送给她,上面是“大白”做核酸的样子;也有叔叔、阿姨送来好吃的食物……“志愿者和市民的守护让我觉得非常温暖,成都人乐观的心态也一直感染着我。”周颖欣说。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