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守正创新 不断书写红色川媒时代荣光

    ——在四川日报四川广播电视台创刊建台7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摘登

  •     

    忠诚党报使命 唱响时代强音
    川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四川日报社社长 陈岚
      1952年9月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正式行使职权的同一天,80067份散发着油墨清香的《四川日报》创刊号飞向巴蜀城乡,开启了川报与党同心、与人民同行的光荣历程。
      70年后的仲夏时节,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四川日报第一时间推出12个整版特别报道和“沿着总书记的足迹”等融媒体产品,被广为收藏转发,全网传播量超过1.3亿。高举旗帜、维护核心,立体传播的主旋律更加深入人心。
      栉风沐雨写春秋,一报风行七十年。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委宣传部的有力指导下,四川日报从创刊时的一张报纸,发展成为拥有报刊网端微等近十种载体、综合覆盖用户近2亿的现代传媒集团。川报的70年,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70年,是在忠诚党的新闻事业中不断焕发生机活力的70年。从“铅与火”“光与电”到“数与网”“智与云”,变的是信息载体、传播介质、产品形态、技术手段、呈现方式,始终不变的是一代又一代川报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时代放歌、为人民立传的责任,是“新闻立本,传媒聚魂”“报道本来,拥抱未来”的信念,是“凡有大事,必读川报”“凡看大事,必上川观”的口碑。
      时间标注着前行步伐。回首川报70年大潮放歌的难忘岁月,仍让人热血沸腾、激情燃烧。
      ——70年,我们走过了一条深耕时代的新闻路。翻阅25200多期《四川日报》,从社会主义建设的筚路蓝缕、改革开放的波澜壮阔到新时代的砥砺奋进,历史足音汇聚成河,时代巨变力透纸背。难忘1956年那条用摇把电话从甘肃黄沙河接轨点传回的消息《宝成铁路全线修通》,记录下祖国西南西北大动脉连通的喜悦;70年来,我们不断见证巴蜀大地上路的开拓,铁路、公路、水路、航路乃至嫦娥奔月的天路……四川踔厉奋发之路接续延伸。难忘1979年初那组力挺广汉金鱼公社包产到组的报道,旗帜鲜明喊响“不要忌讳一个‘包’字”;70年来,我们不断讴歌巴山蜀水间潮的奔涌,改革潮、开放潮、创业潮、科技潮……四川锐意创新之潮始终澎湃。难忘2021年那件刷屏网络、登陆央视“五四”晚会的融媒体产品《我怎么这么好看》,为再醒惊天下的三星堆考古传奇作生动普及;70年来,我们不断描绘天府四川的美,美的生态、美的文化、美的人物、美的精神……川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永不止步。
      ——70年,我们走过了一条情系人民的同心路。从创刊之初“联系实际、联系群众、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编辑方针,到今天报网端微上满满的民生民情、问计问需,着力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初心一如既往,桥梁更加便捷。我们冒着“5·12”当天强烈余震,在“帐篷编辑部”写下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评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战胜特大地震灾害》,从汶川、芦山到泸定,“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终都是最强音。我们在大凉山深处蹲点,见证“悬崖村”村民脚下的藤梯变成了钢梯、又变成了新村新居的楼梯。我们为《丰收稻谷堆成山卖与不卖好着急》四处求解,我们分享《629户人的藏乡走出359名大学生》的喜悦……深入一线磨砺“四力”,危急关头勇毅“逆行”,我们深知,好记者在路上,好新闻在现场,好媒体在群众中间。
      ——70年,我们走过了一条敢为人先的创新路。组建西部第一家党报集团,创办全国第一张都市报、四川第一家综合性新闻门户网站、西部第一张手机报,率先建设“智能+智慧+智库”的“智媒体”……从一张党报起步,今天的川报集团构建起全媒传播体系,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蝉联全国“百强报刊”,川报全媒体、封面传媒双双入选“全国报刊媒体融合创新案例30佳”。我们努力构建“传媒+”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格局,成为全省首批文化旅游发展优秀龙头企业、国家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我们率先启动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和人才强集团战略,锤炼出一支快乐向上、充满力量、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传媒铁军。
      走过70年,四川日报发展的每一步,都凝聚着各位领导、社会各界和广大读者作者的关心爱护、支持帮助,凝结着一代代川报人的勠力同心、奋勇拼搏。这一切,我们深怀感恩、永远珍视,定当不负重托、接续奋斗。
      奋进新时代,川报正青春。今天的四川,在“国之大者”的宏图中勇担重任;今天的媒体,在传媒格局的剧变中脱胎换骨;今天的川报和川报集团,正站在深化融合、转型发展的新起点。
      我们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今天座谈会上晓晖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担当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弘扬优良传统,勇立时代潮头,加快建设全国一流新型主流媒体集团。
      ——我们一定坚定政治方向。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刊办新媒体,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全力做好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各项工作。
      ——我们一定坚守人民立场。传承和发扬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投身人民火热实践,讴歌人民英雄业绩,反映人民意愿呼声,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秀新闻作品、优质信息服务、优良文化产品。
      ——我们一定坚持守正创新。聚焦争创全国一流,全面推进理念、内容、技术、管理等系统创新,打造“四全”媒体传播高地、数字文化产业高地、传媒人才发展高地,为建设现代化四川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在文化强省建设中书写党报党刊集团的精彩答卷,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七十芳华正少年 接续奋斗新时代
    四川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 刘成安
      春华秋实,岁月如歌。在川台七十岁生日来临之际,我们在此回望历史、展望未来,我代表四川广播电视台,向大家莅临座谈会表示衷心感谢!
      七十年风云激荡,大浪淘沙;历史深处的回响,壮怀激烈。七十年前,一道红色电波,从成都市一条小巷出发,飞向巴山蜀水。那天,是1952年10月1日,新生的共和国三周岁生日。
      历史从这里启航。七十年初心不改,与党同心、与共和国同行,我们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主力军,是全省新闻舆论战场的主阵地;七十年风雨兼程,无论是建台初期的艰苦创业、改革开放时期的发展壮大,还是新时代融合发展的高歌猛进,一代代川台人用镜头记录新时代的气象万千,用话筒传递巴蜀大地的沧桑巨变。
      我们是历史风云的记录者。从成渝铁路到成渝高铁,从二滩水电站到白鹤滩水电站,从长虹第一条彩电生产线到成南达万高铁的第一座桥梁,从成都双流机场到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四川力量,凝聚在一个个珍贵瞬间,成为四川人的共同记忆。
      我们是四川故事的讲述者。我们讲述春天故事的四川篇章,中国农村改革后的第一个丰收年,川西平原的稻花香、大巴山的农民兄弟吃上饱饭后的喜悦,在我们的镜头中;第一颗原子弹、神舟飞船、嫦娥一号、北斗导航,大国重器饱含的四川精神、四川贡献,在我们的话筒里。
      岁月的长河,总有一些篇章难以忘怀,会因为我们的记录、讲述而具有穿越时空的生命力。忘不了攀钢炼出的第一炉铁水、“悬崖村”村民乔迁新居的喜悦;忘不了雅康高速通车那天,雪域高原再唱山歌给党听的动人景象;忘不了19年前,川台记者独家采访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的珍贵画面,他在广元的大山里,要求大家把东西部协作、脱贫奔康的工作做实做好。
      那些人、那些事,叠加在一起,就浓缩成一部四川的发展史,也是川台七十年的奋斗史。
      事非经过不知难。七十年来,从几间简陋房屋到几十层的广电大楼,从十多个人到几千人。今天,我们是聚合了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新媒体等所有传播平台、覆盖11亿人的新型主流媒体!
      事业在传承中发展,在创新中进步。我们不会忘记第一代川台人,那些来自山西、山东解放区的南下干部,那些从进军大西南的硝烟中走来的刘邓大军小战士,还有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走进川台的大学生。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一代又一代川台人接续奋斗的芳华,成就了今天的我们。在此,我代表川台党委,向为川台的发展、壮大作出贡献的老同志、老员工表达崇高敬意!向接过接力棒,奔跑在新时代的新一代川台人送上祝福!
      此时此刻,重温七十年如歌岁月,应该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能走到今天?
      始终坚持牢记嘱托,听党话跟党走。不同历史时期,不管风云如何变幻,听党话跟党走的初心没有变,党管媒体、政治家办台的原则没有动摇。牢记总书记嘱托,建设新型主流媒体,坚定做好“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传播正能量。三线建设的热火朝天到改革开放时期的四川经验,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西部大开发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紧紧围绕省委中心工作,记录四川奋力前行的足音并融入国家的宏大叙事,为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凝聚强大力量。
      始终坚持与时代同行,争创一流。从黑白到彩色,从标清到高清再走向4K超高清,从地面传输到卫星传播,从广播电视的单打独斗到人工智能全媒体时代,拥抱新技术,革自己的命。转型发展,融合发展,《四川观察》新媒体矩阵成为全国主流媒体第一阵营排头兵,壮大自己才能守住阵地。
      始终坚持深入生活,服务人民。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在田间地头找素材,才有了一大批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好新闻。才有了《藏北人家》《蜀道风流》《又见三星堆》《火红年华》等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下的文化精品。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她启示今天、告诉未来,“四个始终坚持”是我们的宝贵经验,是从七十年发展中得出的历史性结论!
      此时此刻,站在两个七十年的交汇点,更应该问一问,如何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按照省委要求,我们明确了方向:出作品、出人才、出效益、树品牌,记录好、传播好我们的新时代。
      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壮丽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产生精品力作的广阔空间。
      总书记对四川人民的深厚感情、对四川工作的殷殷嘱托,以及省委带领全省人民牢记嘱托、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具体实践,就是最值得记录、传播的好声音、好故事。
      拼经济、搞建设的一线,千帆竞发、你追我赶;天府粮仓添新粮,希望的田野大有希望;双城经济圈建设每天都有新故事;康巴高原、大凉山深处,脱贫后的藏族兄弟、彝族老乡有什么新打算?新旧交替之际,我们一定精彩收尾、漂亮开局,献礼党的二十大!
      七十年,25550天。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永不懈怠、永葆青春,七十归来仍少年!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要在全省大局中明晰自身方位,聚焦争创全国一流目标,在守正创新中谋划川台路径,不忘来时路,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走进下一个意气风发的七十年!

    70年巨变忆川报
    四川日报创刊老员工、原川报印刷厂厂长 娄井海
      我叫娄井海,今年95岁。70年前,我有幸参与了《四川日报》的创刊工作。
      我们现在看到的报头是由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的,创刊日期是1952年9月1日,其实按照原计划,创刊日期是定在10月1日的,结果根据形势发展临时提前到9月1日,与四川省人民政府成立同一天。提前一个月创刊,这在当时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时,报社印刷设备很差,制版、铸字、浇版基本是手工操作,更关键的是铸字机创刊前5天才从川南运到。从8月27日开始,编采人员通宵准备稿件,铸字车间工人夜以继日上班,其他车间轮流协助装字、上字、补字、查铜模,食堂也主动把饭菜送到工地上……特别是铸字车间的5位工人,整整奋战了72小时,终于完成了12副字架。记得有个操作工累得坐在椅子上睡着了,喊都喊不醒,大家把他抬回宿舍的路上,摔了一跤,他都没有醒。
      9月1日凌晨,第一张《四川日报》诞生了!全社人员奔走相告,跟过年一样。
      报社现在办公的这块地,当时刚买下不久,只能利用旧房作车间和办公场所,食堂也没有桌椅板凳,大家就随便找个地方蹲着把饭吃了。出去采访基本上靠走路,住简易招待所,甚至自己贴钱。我们从川南日报调到成都的多数人,学习解放军,自己带干粮打背包,从泸州走了一天多到隆昌,没有人叫苦喊累的,再赶火车到成都,那时候成渝铁路才修起,很多人是第一次坐火车。
      艰苦条件挡不住大家接续奋斗、钻研业务的高涨热情。当时报社建立了以老带新制度,一个老编辑带一个新编辑编稿,一个老记者带一个新记者采访;记者编辑定期轮换,让编辑了解基层情况,让记者熟悉面上情况,提高写作水平。
      70年过去,现在的川报还是当年的那个川报,党报性质没有变,艰苦奋斗的传统没有变。在一次又一次考验面前,在一个又一个发展关头,一代代川报人始终坚守理想信念,坚持主流价值,与党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与四川同发展、共进步。
      现在的川报,已不是当年的那个川报,而是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一张四个版的报纸发展成几十种报刊,还建立起覆盖用户近2亿的全媒体矩阵;员工队伍发展壮大,人员结构、综合素质整体提升;技术创新发挥更大的驱动作用,不但报纸排印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媒体技术更是彻底改变了宣传报道工作;报社基础设施、办公条件大为改善,经济规模显著扩大,内部改革取得成效,员工生活福利得到改善……
      我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在群众、读者的支持下,新一代川报人一定会再创佳绩,把川报办得更好,把集团建得更强!

    把新闻理想写在巴蜀大地
    四川广播电视台全媒体新闻中心经济新闻部副主编 刘盼盼
      今年是我入职川台的第15个年头。我到川台的第一次洗礼,也是在一个特殊的新闻现场。2008年“5·12”汶川地震发生后,我乘坐第一批直升机进入北川。北川、汶川、青川,我转战几大极重灾区,受灾群众失去亲人的悲伤、奋起自救的坚强以及拯救生命的感动,通过我们的镜头出现在电视上,为领导决策、为全社会了解灾情、共克时艰贡献了力量。我真切体会到,我们播出的不仅是新闻,还有生命和希望;我也感受到了什么叫使命、担当。
      这份使命、担当,已经植入川台人的基因,在几代川台人之间传承。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大凉山,为拍到一户彝族兄弟脱贫摘帽的好故事,我的同事一待就是半年。在红军当年走过的沼泽地若尔盖,我们用镜头记录当地百姓牢记总书记嘱托,对长江黄河水源地的守护;这份使命、担当,让我们越是艰险越向前。在“9·5”泸定地震灾区,从磨西镇到王岗坪,我们一次次翻山越岭,在余震中记录新时代“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式的生命救援,那些声音和画面,生动诠释了什么叫“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好作品来自于在现场的发现、思考和表达。我曾连续10多次参加全国两会报道,印象最深的莫过于2017年两会,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四川代表团,与全国人大代表、雅安市汉源县古路村的村支书骆云莲进行了长时间亲切交流。我当时就想,古路村的背后一定还有更多的动人故事。从北京回来后,我立即去了大渡河绝壁悬崖上的古路村,这个云端上的彝家村寨已经建起了观光索道,乡亲们学会了新的种植技术,农家乐迎来了城里游客……我们将这些一一记录,成为迎接党的十九大的全国重点节目《万里写入胸怀间——习近平总书记与四川》的开篇。
      在川台这个大家庭,台前幕后、镜头内外,共同的使命和担当把我们凝聚在一起。在川滇交界的凉山州金阳县对坪镇,我们记录了四川少数民族地区迎来最后一座溜索改桥完工的感人场面;眉山永丰村的水稻熟了,我们用一场大型现场直播,向总书记报告“天府粮仓”添新粮,和全国人民分享“喜看稻菽千重浪”的喜悦……
      好新闻永远在现场,好记者永远在去现场的路上。记录好这个伟大的时代是我们的责任,我们自己也会因为记录时代而被时代记住。
      历史的接力棒交到了我们手中。越来越多的小伙伴加入我们的队伍,“85后”“90后”已经挑起了大梁。我们一定把新闻前辈的好作风、好经验传承好,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新闻工作者的谆谆教诲,守正创新,用更鲜活的影像、更出色的声音,讲好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新故事,把新闻理想写在巴蜀大地上。

    烛照时代的炬火
    四川日报读者代表、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 阿来
      今天,我们的老朋友《四川日报》迎来创刊七十周岁的纪念。一张报纸经过70个年头仍然活力四射,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在我与《四川日报》50余年的交集中,我能深刻感受到,这张报纸拥有非常优秀的编辑团队、记者团队,始终如一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报道四川和国内外新闻,反映地方群众的真切心声,宏扬四川文化、讲述四川故事……《四川日报》就这样用70年时间,在我们心中树立起了一个良好的党报形象和媒体品牌。他们坚持新闻情怀和真理追求,在我看来,就是烛照时代的炬火。前些天在《四川日报》创刊70周年这样一个重要时刻,我写下了“世界眼光 中国精神 四川特色”12个字,来表示我对《四川日报》的理解和认同。我认为,这是对《四川日报》70年来一个恰当的概括,也是我对这张报纸由衷的赞美与祝愿。
      就我本人来讲,跟《四川日报》的关系亦师亦友。少年时代,在一个偏僻的乡村成长,除了学校里单薄的教材,就是两张报纸——一份叫《人民日报》,一份叫《四川日报》。它不光展开了一个当代中国和四川的形象,甚至结合成一本《新华字典》,也是我们识字的教材。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它也是一所学校,一所文化的学校。后来走上工作岗位,开始自己的文学爱好和创作,从报纸副刊上读到大量优秀的文艺作品,因此它也是我从事文学学习和训练的最初的教材之一。
      来到成都以后,我自己也做了编辑,开始写作,在《四川日报》上发表作品,认识了很多在《四川日报》工作的同行,跟报纸的关系进一步演变,成为了朋友。我们作家队伍里走出的很多人都从事过新闻和编辑工作。新闻开阔我们的见识,编辑岗位帮我们提升对文字、文章、文化的深切理解。就我们这一行当来说,老作家孙犁参与过《天津日报》的创办,茅盾主编过《人民文学》杂志,巴金创办了《收获》杂志。还有很多记者、编辑见识过社会百态后成为我们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中坚力量,比如,刘白羽、萧乾。世界上也有马克·吐温、海明威这样的伟大作家都经历过新闻行业的淬炼。我们四川刚刚度过100岁生日的王火老师,也曾是一位做新闻出身的优秀记者。这就说明,我们的报纸,我们的编辑记者工作,确实在这个社会的文化传播和文化气氛的营造当中,有着非常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
      我自己也在《四川日报》发表过文学作品。20多年前,也得到过“四川日报文学奖”的鼓励。工作做出一些成绩以后,也在《四川日报》上得到彰显。所以,一个人、一个读者和一份报纸之间的交集、交流、互相成全,确确实实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今年,《四川日报》的同志说要开个书店,我也积极响应,这个书店用了“阿来书房”的名字。这不仅仅是一个书店,我们要把它打造成一个超越一般性书店的、开放式的城市文化空间,讲中国文化,讲四川故事。我本人就每两周在这个书店做一次公益讲座。现在我们讲杜甫诗词,“杜甫成都诗”已经连续讲了九讲,我们打算做二十讲。二十讲以后,我们继续想把这件事情坚持下来,再做别的跟四川、跟成都、跟文学、跟文化有关的一些有正面意义的题目。我想,这样一种友谊,这样一种合作,还要走得更深、更远。
      最后,在这里借用一句杜甫的诗“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欢迎大家多到阿来书房来做客!


    一路同行,携手并进推动社会发展
    四川广播电视台观众代表,成都红旗连锁党委书记、董事长 曹世如
      红旗招展,盛世如约。作为四川日报、四川广播电视台的老朋友,在川报创刊、川台建台70周年之际,向川报、川台的朋友送上最美好的祝福!
      今年是川台成立70周年,也是与我们红旗连锁建立深厚友谊的20周年。2002年,红旗连锁与川台携手,进行了深入的合作。我们的发展历程,就是与四川广播电视台并肩携手、共担责任、共同壮大的历程。
      2003年,红旗连锁慰问华西医院抗击“非典”第一线的医护人员时,川台和我们一起为英雄鼓气呐喊;2010年,成都红旗连锁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创立时,四川广播电视集团更名为四川广播电视台,我们一起走上了发展新阶段;2012年,红旗连锁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川台也搬进了现代化的广电大楼,我们一起走上了发展快车道!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时,红旗连锁向社会承诺“不关店、不断货、不涨价”。川台在第一时间把我们的庄严承诺广为传播,为稳定社会情绪、共克时艰发挥了重要作用。
      20年来,几乎所有重大事件和关键节点,都有川台为我们宣传助推、擂鼓助威。我们的合作,就是四川民营企业与四川主流媒体互帮互助、共同发展的一个缩影。
      20年合作,川台见证了我们从小到大,帮助我们由弱到强;我们也见证了川台讲好“治蜀兴川”好故事,成为四川企业好伙伴的历程。
      不仅仅是我们,川台打造的“四川名片·荣耀中国”大型品牌宣传活动,积极为全省的国企、民企站台,凭借其强大的公信力、号召力、影响力,向全国、向海内外充分展示了川企的实力和风采,积极传播川企品牌,弘扬川商精神,彰显了开拓创新、积极进取、务实担当的川企本色,为川企走向世界奏响最强音。
      当我戴上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奖章、受邀在天安门观礼建党百年庆典时,当我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时,当四川各行各业的创业者们收获各种荣誉时,川台都是记录者、传播者。当我以及我身边的企业家们在前进路上遇到困难时,川台也是我们的陪伴者、支持者。
      这些无数动人的瞬间都化作记忆,留存在我们心海!在此,我有三点感想与大家分享。
      一是川台在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上始终不遗余力,为我省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推动形成尊重企业家、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川台在民营企业转型提升上倾力相助。我们有幸成为第一批川台打造的“四川名片”的企业,借助媒体的力量,我们不断突破传统零售边界,成功跨入了创新升级、发展提速的新征程。
      三是我们双方都勇担社会责任。在抗震救灾中,在抗击疫情中,企业以川台作为主流媒体平台,展现社会责任,媒体以企业为依托,整合爱心力量,服务广大群众。我们以不同方式、同样的情怀,为帮贫助困、为共克时艰作出自己的贡献。
      七十年初心不改,二十载携手并肩。在新时代,红旗连锁将坚持诚信经商、便民利民,与川台开展更多更深层次的合作,打造我省企业与媒体合作的典范,一起为促进四川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