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入尘烟》:顽强活出充满爱和光的人生
-
□寸言
看了电影《隐入尘烟》,体会到了顽强的生命在缓缓生长。
有铁就是最底层最普通的农民代表,善良、质朴、勤劳、坚韧……几乎中国农民的优点在他的身上都有体现。给老板无偿献着“熊猫血”,还不忘帮乡亲们讨工钱,辛辛苦苦一年的收成还坚持要抵两件衣服的钱。他在片中说的“一码归一码”,全都说到做到。哪怕他是全村最穷的农户,赶着驴车被同为农民的乡亲嘲笑,哪怕他最爱的贵英在乡亲的冷漠中失去了生命,他也不抱怨不忘本不弃善。他其实才是那个忠于自我、心存大爱的人。
他的爱,如此沉默,却又如此有力,就像他最爱的土地,默默承载包容着一切。他的爱,在每一个农作物,每一个他身边的动物上:金黄的麦子铺满大地,他说闻到了抽穗的香气;河里打水,放生小蝌蚪;本就短缺的食物,每次吃饭都不忘给那几只自己孵化出来的鸡;哪怕居无定所,也不忘每次搬家给燕子一个家;还有那为他扛起无数重担的“宝驴”,因为心疼它被人打,拿着馍馍蹲在旁边陪伴它。他的爱,在一个有疾病被众人嫌弃的贵英身上,那吃饭时的一句“你先吃”,那从来把脏活重活自己一人扛下的担当,那遮住贵英尿湿裤子的长大衣,那深夜大雨救砖时给贵英披上的塑料布,那黑暗中带贵英去河里洗澡为她搓去红疹的大手……他不仅给了贵英爱和尊严,还给了她一个温暖的家。什么是爱?黑夜中纸盒子做的鸡窝透出斑驳星光,贵英怀里暖光的电筒和冒着热气的水,两人跌倒在雨中,互相搀扶,又哭又笑,还有那多次出现的可爱小麦花和鲜红囍字……这一切都在传递着爱和希望。我的心田原本空无一物,你来之后,百花盛开、万物生长、充满阳光;你走之后,一片荒芜,从此随你而去。这样深沉的爱,以纪录片般的长镜头缓缓展现,带着更加深刻而持久的力量。
有铁像千千万万普通的农民一样,以沉默忍受表达着对命运无声的对抗,但有铁是活得有尊严的,他是向上的,而不是低着头。
有铁也和千千万万农民有所不同(或许是电影文学的需要),他有着朴素的智慧,说着充满哲理的“土”话。当贵英不小心将麦苗铲掉,有铁说:铲掉就铲掉了吧,让它给别的麦子当肥料去吧,啥人有啥人的命数呢,麦子也是一样,它有它的命数呢,还不是到夏天,让镰刀割掉了。当贵英想要去扶起刚破壳的小鸡,有铁说:别帮忙,让它自己站起来。当贵英指责他不该吃沾了土的馍馍,有铁说:怕啥呢,啥不是土里头生的,啥不是土里头长的,土都不嫌弃我们,我们还嫌弃土吗?土就是干净东西嘛,不管你是有钱有势的人,还是啥人,你只要种上一袋袋麦子,他就能长出来十几袋子、二十几袋子麦子来。当贵英说着“我才不让自己的脚印长在土里”,有铁说:人长着脚总能走来走去的,总比种在地里的庄稼和菜强多了。粮食种在地里就哪儿都去不成了,风吹日晒的,生生死死的,只能在地里干挨着。话说回来,我们长了脚又能跑哪里去呢?还不是牢牢地拴在地上了,哪里也去不成。你说,农民离开了地咋活呢。
这些台词其实触到了中国农村的根和魂,也让我这个从小在城市里长大的人深思。我想起费孝通老先生曾在《乡土中国》中写道: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如果说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那么中国有99.9%的时期都处在农业社会,城市都是从农村发展形成的。城市人往上数几代都是农民,我深知我吃的每一口粮食都来自他们辛勤的劳作,当我看完《隐入尘烟》后,让我对有铁这样的农民充满了崇敬之情。
有铁们只要粮食丰收就可以开怀一年,而反观城市里的我们锦衣玉食,往往还觉得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多么愚蠢而又矫情!生命中,有热爱的土地,有深爱的人,有辛勤付出就能取得回报的奋斗,有生而为人的善良、质朴、诚恳和信仰,这些深入骨髓的乡土文化,是灵魂!这些,我们不能让它隐入尘烟,而应继续传承并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