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天府周末 西岭雪
再看《草鞋县令》:
一部充满智慧的喜剧
-
□才彤
川剧《草鞋县令》以根治什邡水旱为主线,讲述了清嘉庆年间什邡县令纪大奎,面对灾情从容不迫、坚守本心、排除万难、为民至上,最终解决民生难题的故事。二度观看川剧《草鞋县令》,颇为喜欢。传统的写法,但“去神”化,是一部充满现代性、把“官”当“人”写的戏。它不是目前剧场里多有的正剧,亦不是打着悲剧口号的苦情戏,而是一部充满智慧的喜剧。
《草鞋县令》中的“喜感”来源于两方面,一是人物设定;二是喜剧精神。
为官清廉,心系为民,不惧权势,秉公办案,机智灵活,官小责任大的“七品芝麻官”是戏曲史上典型的滑稽形象。有趣的是,我们看到编剧将传统的丑角七品芝麻官形象一分为二,外部形象给了主人公纪大奎的仆从雍奴——插科打诨,聪明伶俐,语出惊人,内部精神给了纪大奎——具有忧国忧民的责任与自嘲、乐观的人生观。这样一来,纪大奎这一人物从传统的“滑稽”形象中脱离出来,拥有了更多的可塑性,不难看出,纪大奎身上有着像苏东坡、杜甫一样典型的“士”精神。
孔子言“士志于道”。“道”即现代人所谓的“精神价值”。中国的“士”具有深刻的忧患意识和博大的人文情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了心中理想的“道”,经百折而不挠,虽九死犹未悔,具有对民情事态国运事事关心的自觉使命感和责任感。纪大奎这一人物正是“我要做”而不是“要我做”的真正心系百姓的父母官,拥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与超脱人格。此外,编剧还通过纪大奎的同门师弟杨承祖这一人物来对比、烘托,既有了讽刺意味,又凸显了主人公的“士”精神。
董健先生将喜剧精神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曰轻松活泼的情调;二曰豁达乐观的胸怀;三曰追求自由的精神。”美国戏剧理论家考列根说:“喜剧中永恒不变的东西就是喜剧人生观或喜剧精神。一种观念,即一个人不论跌倒多少次,他总是莫名其妙地设法使自己振作起来并继续前进。”综合看来,喜剧精神是一种乐观奋进的人生观。剧中的《定风波》、“离微不二”就是给纪大奎这一人物最好的注脚。所以在剧场观看此剧时,我们更多的不是哈哈大笑而是会心一笑。这一笑,映照了太多的现实;这一笑,让我们仰望“士志于道”的崇高与悲悯;这一笑,不禁感叹当下的剧场太需要更多这样的好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