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

    泸州:笃行不怠向前拼


  • 中国酒城·醉美泸州——一座酿造幸福的城市。 泸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泸州再添“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新名片。 牟科 摄

    泸州加速建设区域医药健康中心。   泸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绵泸高铁内自泸段开通运营,建构起川南半小时交通圈。 刘学懿 摄

    渝昆高铁沱江特大桥项目建设现场。 牟科 摄

    四川天府航运首港——泸州港,拥有长江黄金水道的天然优势。 刘学懿 摄

        

      在泸州市图书馆3楼地方文献阅览室,陈列着1950年1月1日创刊的《川南日报》。虽然纸张略微卷曲泛黄,但报头清晰可见。
      彼时,川南重镇泸州是川南行署区的首府。作为中共川南区党委机关报的《川南日报》,是当时川南区党委和川南130万人民的喉舌。1952年,川南行署区撤销,与川北行署区、川东行署区、川西行署区合并为四川省,《川南日报》也成为了《四川日报》的一分子。
      征途如虹,逐梦前行。
      曾经的川南行政中心泸州正奋力建设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组团建设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泸州一直乘风筑势,以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立足于提升城市能级,不断增加硬核支撑,在长江之畔扛起使命担当,笃行不怠,勇毅前行。
      泸州将紧紧围绕省委“讲政治、抓发展、惠民生、保安全”的工作总思路,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战略牵引,系统实施“一体两翼”特色发展战略,持续做强城市能级、做大经济总量、做优发展质量,持续酿造酒城的“幸福生活”。
    □瑞林

    观古看今 大交通擎起大开放

      长沱两江,奔流而过。舟楫便利,商贾云集。泸州位于川渝滇黔四省市结合部,自古是黄金水道、南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的交汇点,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经济文化发达,航运优势明显,素有“巴蜀门户”“西南要会”之称。西汉设江阳侯国,宋代即为西南要会,明代则与成都、重庆三足鼎立,成为当时全国33个商业大都会之一。泸酒、油纸伞、江阳盐等商品名声在外。
      历史底蕴丰厚,为泸州提供了深厚的城市积淀。
      站在新起点,如何提升开放型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继续扬帆前行?
      日前,泸永高速公路重点控制性工程濑溪河大桥最后一片25米箱梁架设完成。至此,泸永高速公路实现全线全幅贯通,项目土建工程基本结束,为10月建成通车提供了重要保障。从高空俯瞰这条在建的“巨龙”,由西至东在泸州延伸,串起泸州与重庆永川,是川渝两地最便捷的省际通道之一。
      “2020年底动工,不到两年时间就完成建设,泸永高速项目建设的紧迫性,一目了然!”泸州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认为,这是泸州充实四川经济地理版图、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有效作为。
      不止泸永高速,眼下的泸州,多个基建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串起成渝“双圈”与滇中组团的渝昆高铁项目有序推进,打破四川南向铁路运输瓶颈的隆黄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全面推进……“铁、水、公、空、邮”综合立体交通枢纽正在加速成型。
      大交通助力大开放。乘着川渝共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东风,泸州正按照“一枢纽五中心”(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港口、航空、铁路、城市、酒业物流中心)布局,积极构建国际化多式联运物流枢纽。
      “泸州西向铁路国际物流大通道的稳定运行,对推动泸州乃至全省外贸进出口业务循环流动,助力自贸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促进区域外贸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大意义。”泸州市口岸物流办口岸服务科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中欧班列贸易额约3000万元/列,若全年开行24列,泸州进出口贸易额将达到7亿元。
      同时,泸州还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成功构建泸州—北部湾陆海联运通道,并推动设立遵义、荣昌等“无水港”,自贡、隆昌等异地航空组货基地,枢纽辐射范围稳步向成渝“双圈”及西南地区拓展。
      发展质量效益显著提升、互联互通水平显著提升、发展动力活力显著提升……8月18日,中共四川省委“中国这十年·四川”主题新闻发布会举行,对新时代十年四川发展成绩作了全面总结。“泸州是四川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这些成绩均能在泸州城市发展中找到对应点和契合点!”泸州当地干部群众认为,当前,泸州具备了站在更高起点上谋划未来发展,奋力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底气和实力。

    擘画蓝图 区域协调路径创新

      在泸州市“一体”建设指挥部办公室,有一张泸州市行政区划图,这张行政区划图现在有了新的意义和内涵——“一体两翼”。
      根据当地谋划部署,泸州把全市划分为以江阳区、龙马潭区、纳溪区三个中心城区为“一体”,以泸县、合江县两个川渝毗邻区县为“东翼”,以叙永县、古蔺县两个乌蒙山区县为“南翼”的三个主体功能区。
      在泸州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看来,这是泸州市第九次党代会对于建设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的施工蓝图,也是泸州依循省委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决策部署,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的真切表达。
      此后,泸州分别成立“一体”“南翼”“东翼”建设指挥部,“一体两翼”特色发展战略的分解、细化方案也相继印发。
      去年12月,《泸州市三区“一体”高质量发展总体方案》提出要打造成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高水平开放先锋区、高品质生活宜居区、高水平治理示范区、高素质人才集聚区,为推动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提供核心支撑。
      今年1月和3月,《泸州市“东翼”绿色低碳融合发展总体方案》《泸州市“南翼”地区优势优先特色发展总体方案》先后出炉。“东翼”将聚焦建成绿色低碳发展试验区、共同富裕先行区、川渝融合创新示范区;“南翼”则明确了优势优先特色发展六大重点任务,积极探索绿水青山、红色文化价值有效转化的实现路径。
      为将“一体两翼”特色发展战略落实到具体项目,泸州2022年计划实施“一体”项目240个,总投资3574.3亿元;“东翼”项目81个,总投资2000.38亿元;“南翼”重大项目46个,总投资844.81亿元。
      同时,狠抓工业稳增长,始终坚持优势优先、特色发展,发挥链主企业作用,持续推进白酒、能源化工、电子信息(数字经济)、装备制造、绿色建筑建材、现代医药、纺织新材料等七大工业产业强链补链延链,着力构建集群成链的特色优势产业生态圈。
      “一体两翼”让泸州城市能级提升有章可循,提升了区域协调发展水平。
      6月中旬,泸州启动中国西部工匠城建设,将以“区域项目集群化、片区产城一体化、产教融合示范化”为目标,加快建成“以教促培、以培兴产、以产带城、以城育教”的新时代工匠城,为成渝地区工匠人才需求提供有效支撑。
      一个月后,在第十七届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泸州)先进技术研究院正式揭牌,将以开放共建的姿态,市场化汇聚科研、产业、资本资源,立足泸州、辐射川南、服务成渝,打造创新驱动核心竞争力。
      从全局来看,“一体两翼”特色发展战略与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脉相承。“要主动服务国省战略部署,加快形成可观可感、有形有态的融合发展成果。”泸州市委主要负责人表示。

    酿造幸福 高品质生活高质量构建

      “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8月19日,泸州又获得一张国家级名片。
      “参赛选手”众多,为何泸州能够入选?在泸州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看来,这源于泸州“政府主导、部门主抓、企业主责、群众主动”的工作总思路,以及全力推进示范工程建设、全面完成各项创建任务的干事决心,“自2017年开展创建以来,泸州高位推动、部门联动,是四川唯一同时创成国家公交都市、全国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全国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的城市,已形成了一批典型经验和创新做法。”
      高空抛物检测、消防通道车辆占道检测、智慧物业云平台……在泸州市高新悦城小区有着一系列物业管理智能设备,在小区楼栋下,还建有共享厨房、康乐休养、有声图书馆等便民服务场所。“年轻人能省心省事,老人小孩有地方玩,能感受到实打实的幸福感!”小区业主何小玉表示。
      试点“住有宜居”的幸福小区,只是泸州“为民办实事”的一个缩影。今年,泸州“民心守护”推进组办公室通过对2021年收集到的28.9万件群众诉求建议进行大数据分析,筛选出10个群众反映最集中、制约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深入开展“办好群众关心的十件实事”活动。目前,10件实事正由8个市级部门牵头,29个部门(单位)和各区县、园区配合开展整治。
      谋划之细见民生之暖,用力之笃见民生之福。泸州持续纵深推进“民心守护”工程等高品质生活“八大工程”,切切实实回应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着力提升公共服务,让人民群众有更优的生活品质;充分发挥教育医疗资源优势,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和健康泸州的建设;着力强化生态保护,努力让人民享有更美的生活环境;想方设法保护好长江上游水质,守护好一江清水出川……
      全国文明城市是泸州的“金字招牌”,也是泸州城市能级的有力支撑、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体现,是酒城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名片之一。泸州始终把文明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软实力,坚持“创建为民、创建利民、创建惠民”的初心,抓谋篇布局,抓组织领导,抓机制保障,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一张蓝图画到底”,全力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奋力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不断增强市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为泸州建设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和精神推动力。
      幸福泸州,还体现在对城市功能布局的优化提质上。
      新建12部垂直观光电梯、1座人行过街天桥及相关附属设施。当前,泸州市江阳区江阳城市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改造项目正在加速推进,预计年底竣工。
      “观光电梯有的位于酒城乐园等商圈附近,有的紧邻江河堤岸,方便群众直达江边欣赏美景。届时,泸州将形成新的市民广场和新的消费场景,进一步优化城市服务功能,提升城市整体形象。”该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
      自去年8月泸州提出大力塑造酒城特色场景、休闲游购场景、多元服务场景、康养度假场景、红色研学场景等消费场景以来,全市以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培育项目为重点,加快推进相关项目建设。“上午去滨江路单碗广场感受酒城文化,下午去‘这有光’24小时文旅街区‘打卡’拍照,晚上去渔子溪不夜城品鉴泸州魅力……这就是泸州消费潜力和城市活力的最好体现。”有泸州市民感叹道。
      如何让“酒香”飘得更远?泸州正在长远谋划城市品牌建设与传播工作——
      8月中旬,36名泸州“城市宣传官”亮相。他们有的是城市讲述者和记录者,有的是文化传承者和守护者,有的是杰出泸州人代表、网络大咖……他们将主动开展泸州城市形象对外宣传推广,向更多人宣传泸州。此前,泸州专门出台《城市品牌建设与传播工作方案》,构建起统筹策划、建设管理、塑造提升、营销传播四大工作体系。
      长江之畔,一个经济繁荣、创新发展、自然生态、人民幸福、活力四射、酒香氤氲的泸州,正在成渝发展主轴上卓然崛起。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