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攀枝花:发扬三线精神 建设工业强市


  • 生态宜居的山水公园城市。

      龙佰四川矿冶花园厂区。攀枝花钛、钒资源储量分别居世界第一和第三,随着不断延链补链,正成长为世界级钒钛产业基地。

      建设中的沿江高速金沙江大桥。随着成昆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和宜攀、丽攀高速公路等即将建成通车,攀枝花的交通格局将发生历史性转变。

      攀枝花清洁能源资源丰富,正大力实施绿色低碳战略,培育新能源产业生态圈,推动“水风光氢储”五位一体、多能互补、协调发展。

      攀枝花树立“精明增长、匠心营城”理念,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展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打造更加整洁、有序、文明、宜居的城市环境。图为新建的东华山公园成为新晋的网红打卡地,吸引无数市民前去游玩。

      攀枝花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是大香格里拉旅游环线上的重要一极。图为百灵山索玛花海。

      攀钢钢轨在成品区整装待发。攀钢的拳头产品百米钢轨,全年产能超140万吨,产品远销 3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市场占有率近40%,占国内出口份额70%以上。

    米易县稻菜现代农业园区。攀枝花以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带动乡村全面振兴,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第二粮仓”。

        

    □罗子欧 (图片由攀枝花市委宣传部提供)
      花是一座城,城是一朵花!攀枝花于1965年建市,是全国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行政区域面积7414平方公里,辖东区、西区、仁和区和米易县、盐边县,常住人口121.4万,是中国气候宜居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城市和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
      上世纪60年代,攀枝花因丰富的钒钛磁铁矿,被国家列为三线建设的重中之重,成为新中国首批资源开发特区。开发建设以来,全国数十万建设大军奔赴攀枝花,投身钢铁基地建设大会战,创造了在2.5平方公里坡地上布局成套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突破筑路禁区建成成昆铁路、攻克用普通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的世界性难题等奇迹,圆满完成了国家战备任务,为新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贡献了重要力量。在三线建设火热实践中,孕育铸就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
      当前,攀枝花迎来了新一轮发展黄金期,正按照市委“一三三三”总体发展战略部署,聚焦加快建设川西南滇西北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总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强市、精明增长、绿色低碳“三大战略”,统筹做好钒钛、阳光、清洁能源“三篇文章”,积极构建市域“内圈”、金沙江区域“中圈”、成渝贵昆“外圈”“三个圈层”经济地理空间。
      今年1—7月,攀枝花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实现稳中有升。
      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争分夺秒抓项目促投资。攀枝花市将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细化落实“项目攻坚突破年”部署要求,加快延链补链,建设世界级钒钛产业基地,努力形成更多投资实物量,为稳定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健全落实“拼经济搞建设”的组织推动机制、问题解决机制、督办保障机制,推动企业问题诉求动态清零,抓好企业培育和转企升规防退工作,千方百计稳企业、稳就业、稳产业链供应链。加强经济运行调度,巩固提升优势指标,抓紧追赶补齐落后指标,保持全市经济稳中有进发展态势,以攀枝花的“稳”和“进”为全省大局多作贡献。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攀枝花全市上下正凝心聚力,拿出“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创”的勇气,善于创新,勇于攀登,书写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更加出彩的篇章,更好助推安宁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为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展现担当、作出贡献。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