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天府新区:进入国家级新区第一方阵
-
龙泉山上草树云天,兴隆湖畔清风习习。兴隆湖是天府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张名片,也是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成果的体现。 马骥 摄2021年6月7日,西部(成都)科学城、天府实验室在天府新区正式揭牌,这是四川创新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黄尚斐 摄天府中央法务区,旨在探索现代法务集聚区建设新路子,入选中国改革2021年度唯一省级特别案例。 (天府中央法务区供图)天府新区的独角兽岛,旨在打造全球首个以独角兽企业孵化和培育为主的产业载体,建设初创企业—瞪羚企业—准独角兽企业—独角兽企业—超级独角兽企业—平台生态型龙头企业等不同发展阶段的新经济企业聚集平台。 逍遥 摄成都超算中心目前已纳入国家超算体系,为北京、上海、重庆等35个城市、700余个用户提供算力支撑,支撑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等13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级课题。逍遥 摄依托天府国际会议中心和西部国际博览城,天府新区聚焦产业发展的优势赛道和新兴赛道,引进培育一批能级高、潜力大、成长性好的品牌专业展览和国际性会议。周勇良 摄天府新区通过塑造理想的人居环境,意在强调人对城市的感知,呈现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目标形态。图为天府新区麓湖公园社区。 逍遥 摄在探索城市建设的同时,天府新区也在探索国家级新区乡村振兴之路、公园城市乡村表达。图为天府新区的官塘新村。 马骥 摄
□郭平
云霞恣意,渲染了山水湖田的延绵边界;蓝绿交织,铺陈出公园城市的生态底色;银城彩市,激荡着创新策源的澎湃动能……在这些色彩背后,是四川天府新区在公园城市建设中,对自然、人文、科创等各方面的精细刻画和精致呈现。
2010年9月,四川首次提出规划建设天府新区。2011年1月,天府新区总体规划正式启动。2014年10月,四川天府新区获批成为国家级新区,这不仅为成都这座有着2000多年建城史的城市注入全新的发展动能,也成为治蜀兴川“百年大计”的关键支撑。
2018年2月,“公园城市”重要理念在兴隆湖畔首次提出,为天府新区擘画出雄伟的发展蓝图。
牢记嘱托,天府新区已实现由“起步开局”向“全面成势”的重大跨越,综合实力进入19个国家级新区第一方阵,“天府公园城市”成为国家级新区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
——公园城市建设取得新实效。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天府新区在公园城市建设中先行先试,构建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全新城市形态,锚固70.1%蓝绿空间,让城市在自然山水中有序生长,加快建设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公园城市。
——创新策源培育跑出新速度。深入践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时代使命,聚焦“实验室”“大装置”“国家队”“高校圈”“人才港”等关键工作。正式挂牌西部(成都)科学城,天府兴隆湖实验室、天府永兴实验室、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等一批重大创新项目加快建设,成都超算中心建成并获批纳入国家超算体系,初步构筑起战略科技力量集聚的先发态势,为建设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奠定了良好基础。
——对外开放合作开启新篇章。天府国际会议中心投入运营,西部国际博览城举办重大展会活动158场,展出面积244.39万平方米,深化与重庆两江新区联动合作,携手打造国家级新区间的首个跨省“产业联盟”,加强与青岛西海岸新区、省内19个市(州)、新疆阿拉尔市发展互动,共建四川区域协同总部基地,获批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内陆开放门户功能进一步提升。
——现代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引进培育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20余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00余家,集聚新经济企业1.6万余家,新引进中航锂电等重大项目285个,竣工投运宁德时代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等重大项目198个,招商局集团西部总部等308个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千亿级产业集群累计达到3个,产业“旗舰”支撑进一步筑强。
——深化改革探索迈出新步伐。坚持以公园城市系统集成改革为带动,两项改革被国务院肯定并纳入全国复制推广,成功创建省级体教融合改革试验区、省级教育评价改革试验区,天府中央法务区入选中国改革2021年度唯一省级特别案例,内生动力进一步激发。
新的时代,新的战略,新的机会,四川天府新区正在深刻地改写四川的经济版图,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和动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