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场论坛,嘉宾频频“抢话筒”

  •     

    特写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祖明远
      8月28日上午11点37分,虽已过计划时间,但德阳文德国际会展中心A204会议室里仍不时响起阵阵掌声——在这里举行的2022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先进电网装备创新发展分论坛还在持续。
      这场分论坛氛围热烈,嘉宾发言踊跃。主题是围绕电网所需、厂商所能,探讨未来电网装备发展趋势。参会嘉宾既有国内电网公司、装备制造企业相关负责人,还有海外装备公司和学术界代表。为尽量控制时间,主持方取消茶歇、嘉宾发言读秒计时,但仍不断被“拖堂”,且听众也频频“抢话筒”……最终接近下午1点才结束,远超原计划。
      为何大家要频繁发言、超时发言?“议题设置得好!大家都非常关注智能电网应如何升级应对新挑战,加上前几天川渝等地大面积遭受供电不足考验,公众更加感同身受,大家都有话想说。”散会离场时,一名嘉宾表示。
      随着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加之分布式储能、新能源汽车充电等新现象给电网带来新挑战。未来,电网要如何发展?如何消纳分布式能源?大家对电网数字化发展有很多见解和实践想要分享讨论。特别是根据规划,相关产业将迎来爆发式发展,这更激发了大家的讨论热情。
      这一点,从本场分论坛最后的圆桌对话环节就能看出——因为行程安排,部分嘉宾发言结束就离开会场,但他们的观点在圆桌上依然不断引发热烈讨论。而且记者注意到,讨论中大家不只是“说好话”。
      “看好中国电网装备创新发展的前景,相关制造企业正在加大创新研发、扩充产能的力度,但未来会不会出现产能过剩?”一位专家刚在演讲中提出该问题,马上就收到来自装备制造企业代表针锋相对的回答:“部分国家电网设施相对陈旧,也存在升级的需求。特别是随着中国企业技术实力的提升,随着‘走出去’脚步加快,市场仍很广大……”
      来自西门子、施耐德的代表分享了各自在海上风电传输、楼宇能源“自产自销”等方面的案例后,在圆桌对话快结束时,一名与会嘉宾还忍不住从主持人手中“抢过话筒”谈起国外厂商带来的启发:“许多储能配套产品是大家都没做过的,也可以跳出过去的方法,做一个解决方案,将全套系统整合起来……”
      在本场分论坛结束时,主持人、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副会长沈江为嘉宾的精彩交流留下了一个“开放式结尾”:“电网未来需要什么样的装备?在大方向上大家已经达成了共识。但要满足用户越来越多样化的电力需求,仍需要大家努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