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民生之本 增进民生福祉
——“中国这十年”聚焦新时代就业和社会保障成就
-
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本制度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3亿人,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力增进了人民福祉。
中共中央宣传部25日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聚焦新时代就业和社会保障成就。
就业优先导向显著增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就业工作,近年来更是明确把就业摆在“六稳”“六保”之首,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推动就业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
城镇就业规模显著扩大,十年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3亿人;城乡就业格局发生历史性改变,2021年城镇就业人员占比达到62.7%,第三产业成为就业最大“容纳器”;重点群体就业平稳,十年来,8000多万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水平保持稳定,农民工总量增至2.9亿人……
“我国就业优先战略深入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不断丰富发展,就业优先导向显著增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李忠说,这十年,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14亿多人口的大国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就业。
帮扶困难人员就业,关系群众冷暖,关系民生底线。李忠介绍,十年来累计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5501万人,帮扶困难人员就业1768万人。
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力度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李忠说,我国建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
统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建立企业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出台个人养老金制度填补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的制度空白……十年来,社保制度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社保覆盖范围持续扩大。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从2012年的7.9亿人、1.5亿人、1.9亿人,增加到2022年6月的10.4亿人、2.3亿人、2.9亿人。
待遇水平稳步提高。2012年以来连续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2014年以来四次统一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全国基础养老金标准。
助力稳经济稳企业作用凸显。社会保险费率7次降低,5项社保费率总水平从41%降至33.95%。
持续推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行稳致远
社会保障体系可持续发展保障能力持续增强。三项社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6.9万亿元,基金年度收支规模超过13万亿元,市场化投资运营基金超过8万亿元。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依然面临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也还需要进一步扩大。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仍是长期的重大战略任务。
“我们将坚持把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推动财政、货币、产业等政策聚力支持稳就业,支持市场主体稳岗扩岗,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完善用工和社保政策,支持灵活就业健康发展。”李忠说。
新华社记者 姜琳 刘夏村(据新华社北京8月2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