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光中、华君武、王蒙、邵燕祥、周克芹、阿来……

    这些名家都曾获四川日报文学奖



  •     

      本报讯(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肖姗姗)连日来,四川日报文学奖评选活动恢复重启的消息受到广泛关注,读者纷纷点赞留言,表示充满期待;作家们更是掀起一波“回忆杀”,不少人翻出压箱底儿的获奖证书和老照片,分享当年获得四川日报文学奖或参与笔会活动的感受。
      那么,已举办12届的四川日报文学奖,有哪些获奖作家和作品?就让我们穿越时光,回到当年的文学现场。
      从1991年起,历届四川日报文学奖获奖作品由天地出版社结集成了《离离原上草》和《应变与超越》两本图书。翻开泛黄的书页,12届获奖作品历历在目,更有当年颁奖会和笔会的珍贵合影。四川日报文学奖见证了他们勇攀文学高峰的足迹。
      从第一届到第十二届,李少言、周克芹、裘山山、阿来、张新泉、何大草、高缨、魏明伦、叶延滨、张执浩、戴卫、傅恒、伍立杨、赵丽宏、王尔碑、苏历铭(日本)、徐康、李致、李保均、胡笳、邹瑾、王岳川、袁庭栋、陈滞冬、尹在勤、梁平、倮伍拉且、王蒙等作家、诗人都曾先后获奖,留下一篇篇经典作品。
      其中,阿来凭借在漫游若尔盖大草原时写下的诗歌《即将上路》获得第二届(1991年度)四川日报文学奖。这个奖项的荣耀,至今仍被阿来铭记。他说:“在我获得的无数文学奖项中,有一项很特别,是四川日报授予的。可以说,在我未成名之前,就肯定了我的文学创作。”阿来感谢四川日报文学奖的鼓励,让他更有信心把自己交给文学,更加进取。
      此外,在获奖名单上,余光中、华君武、王蒙、邵燕祥等大家也榜上有名。余光中的诗歌《嘉陵江水》发表在《四川日报》“原上草”(第370期),获得第四届(1993年度)四川日报文学奖。
      曾在蜀生活8年的余光中,对蜀地有着深厚的情感。1993年春,他看了重庆綦江中学高二学生魏晓莹寄给他的一叠明信片《重庆之夜》后,写下寄托乡愁的诗作《嘉陵江水》,附在了给流沙河的信件里。他在信中提到,向往5月能归蜀探亲,并感慨:“而今入世太深,去国日久,又觉此身漂泊,乐且思蜀,不乐更甚。”
      漫画大师华君武不仅在绘画方面有深厚造诣,其文章也可圈可点。他的散文《所见所闻李少言》获得第八届(1997年度)四川日报文学奖;邵燕祥的文艺评论《〈中国反贪史〉的启示》获得第十一届(2000年度)四川日报文学奖;王蒙的评论《这个诗人是个明白人》获得第十二届(2001—2002年度)四川日报文学奖。
      12届的四川日报文学奖,12年的巴蜀文化记忆,最终化为铅字,成为一笔笔宝贵的文化财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