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四节气·处暑

    天上双星合 人间处暑秋  



  •     

      “天上双星合,人间处暑秋”,北京时间8月23日11时16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处暑。处暑标志着炎热暑天行将结束,逐渐进入到气象意义上的秋天。

    节气与气候

      处暑节气,太阳直射点继续向南移动,太阳辐射减弱。我国北方地区,此时“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末伏即将结束;南方地区则是“立秋处暑正当暑”,仍然处在暑热当中,“秋老虎”继续发威。
      中央气象台预报显示,未来三天西北地区东部、华北西部等地仍多降水天气,四川盆地、江汉、江南等地有持续性高温。
      气象专家提醒,西北地区东部、华北西部、东北等地有较强降雨,相关地区要注意防范山洪、地质灾害、中小河流洪水和城乡积涝。同时,要继续关注四川盆地至长江中下游一带旱情发展动态及影响,多措并举做好高温干旱防御工作。

    节气与农事

      处暑时节也是农作物收获的时刻。此时,不少果树挂满累累硕果,田间大豆、玉米、花生等作物也开始成熟,广大农村呈现“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的景象。
      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秋粮面积较上年增加,目前在田作物长势总体较好,但气象灾害、病虫害等不确定性仍然较大。现在距秋粮收获还有40天左右,要抓紧抓细防灾减灾工作,推动落实防控措施。
      近期南方高温天气持续,给秋粮生产带来挑战。农业农村部派出25个包省包片联系工作组和12个科技小分队,赴秋粮重点省和受高温干旱影响重点地区,指导推进抗灾保丰收关键措施落实。各地加强秋粮中后期田间管理,为争取丰收奠定基础。
      当前正值南方中稻集中抽穗扬花的时期,也是抗灾减损的关键窗口期。农业农村部要求,对一些缺少灌溉和水浇条件的丘陵岗地和“望天田”,要抓好喷施抗旱保水剂、“一喷多促”等农艺抗旱措施;督促指导地方集中资源力量,调度抗旱水源,调剂调运抗旱机具、种子种苗等物资。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要充分发挥各级科技小分队作用,形成技术合力。

    节气与养生

      白天热、早晚凉,气候干燥、降水少,是处暑时节的气候特点。
      专家提醒,由于天气开始由热转凉,温差出现,公众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以免着凉感冒。同时,要常通风、勤洗手、少聚集,防止肠胃炎、呼吸道等疾病的感染和传播。
      在饮食方面,此阶段适宜吃清热安神的食物,同时注意勤补水,多吃一些滋阴润燥、补肺养心、健脾生津的食物。
      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此时正是郊游赏景的时节。专家建议公众适量运动,加强锻炼,以慢跑、散步、打太极拳等为宜。
      (本栏文图均据新华社)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