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要闻
锚定“中国西部现代种业发展高地核心承载区”目标——
种业“最强大脑”干出项目“加速度”
-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史晓露
8月2日,邛崃市天府现代种业园内塔吊林立,200多名工人正忙着搬材料、绑钢筋,项目施工现场一片繁忙。
就在7月31日,该园区项目建设迎来重要节点:重大公共平台之一“种业实验中心”顺利完成主体结构封顶。该项目建成后,将为种子生理实验、表型鉴定、生物育种研发等科研工作提供载体平台。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作为国家在西南首批布局的唯一国家级种业园区,邛崃市天府现代种业园堪称四川种业“最强大脑”。目前,园区正锚定“中国西部现代种业发展高地核心承载区”目标奋力攻坚。
克服高温和疫情双重考验
干出项目“加速度”
测量体温、查验核酸检测报告……8月1日清晨6时,邛崃市天府现代种业园内,工人们有序进入施工区域。工地旁的一间板房内,摆放着草帽、藿香正气水等防暑用品。
入夏以来,成都持续高温,但炎炎夏热阻挡不了施工进度。“最近我们采取错峰施工,每天11时至15时为工人休息时间,避开高温时段,晚上9时再下班。”项目建设负责人冯浩洋介绍。
不惧高温“烤”验,还要克服疫情影响。在园区周边,搭建了一间间蓝色板房,这是工人们的临时驻地,也被项目部称为“安全岛”。“不同的施工队,就是一个独立的‘安全岛’,工人们在园区就近上班、就近吃住,各自封闭管理,尽量减少人员流动。”冯浩洋说,如果新工人入“岛”,必须持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同时接受“三天两检”。
抓安全,还要抢进度,省工省力的机器首次搬上高楼。五层楼高的“农创工坊”已进入内部装修阶段,工人们有了电动小四轮货车这个好帮手。“用电动小四轮货车搬运建材轻松多了,效率是人工的5倍。”工人李军说,过去装修材料靠人背人扛,此次用塔吊将8台小四轮货车吊上作业平台,分配在各个楼层,通过机器换人,大大节约了人力。
“园区承担着振兴川种的重任,要尽快建成发挥实效。所以,项目建设必须马不停蹄。”邛崃市天府现代种业园管委会主任易彪介绍,园区规划面积约95平方公里,集科技研发、双创孵化、博览交易等功能于一体,将搭建“一库一院五中心”重大功能平台,即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库、天府种业研究院、国家品种测试西南分中心、四川省种子质量检测中心、种业科创中心、种业实验中心、种业博览中心。
目前,2.1平方公里总部区基本成形,国家品种测试西南分中心、四川省种子质量检测中心等科创平台已建成投用。下一步,将全力推进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库、种业实验中心、种业标准化厂房、人才公寓等22个配套项目建设。
建成项目加快投用
“招商引智”发挥虹吸效应
“抓紧从外地调运材料。”7月29日下午,冯浩洋召集工作人员紧急召开线上视频会议。原来,第二届天府国际种业博览会将于下半年在园区举行,目前园区正在筹备布展。但受疫情影响,近期采购的原材料无法按时发货。
项目建设不能等,“快”字当头,园区内各个竣工项目正加快投用,发挥效益。就在去年,种业博览中心建成投用后,举办了首届天府国际种业博览会,吸引省内外数百名专家学者、高校院所代表和种业企业负责人齐聚园区。
尽管园区尚未全部竣工,但随着部分设施加快投用,西南种业中心这张名片已越擦越亮。易彪举例,国家品种测试西南分中心建成投用,代表了我国种子检测分析的先进水平,现在不少企业在做种子市场推广前,都会先把种子送到这里进行检测。“下一步,还要让更多企业在园区集聚,拓展产业链,推进研发成果就近就地转化,把园区建成种业经济高地。”在易彪看来,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为企业量身打造办公场地,满足定制化需求。
愿景正在付诸实施。园区主干道两旁,一栋栋白色的标准化厂房已基本成形,可以让企业拎包入住。
来到厂房内,用于低温保存种子的几个大型冷藏库和冷冻库首先映入眼帘。“很多农业企业都需要保存种子,所以我们一开始就规划建设了冷藏库房。”冯浩洋说,这些都是智能化冷藏库,种子会被全时段监控,且可调节温度、湿度,最大限度保证种子的活力和后期发芽率。
农业企业对厂房的防潮要求很高。冯浩洋指了指灰白色的地面说,“我们专门用防水材料对地面做了防潮处理,其防潮性能是普通混凝土的2倍,存放粮食安全。”
其次,还要做足科技和生产要素配套。“园区已引入成都科技服务集团等单位,共同组建企业孵化器,为企业提供科技金融、创业孵化、科技咨询等服务。”易彪说。
四川农业大学教授、水稻育种专家李平和他的科研团队是第一批入孵者,伴随着园区建设一同成长。“我们已把办公室搬到园区。”李平说,园区配套完善,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库投用后,可利用这些资源,开展水稻育种、种子工程技术研发等。
如今,园区已吸引先正达、荃银高科等21家种业及关联企业落户。“目前园区已建成2.4万平方米的生产厂房,我们正积极洽谈,已有多家种业企业有入驻意向。”易彪说,将进一步加大“招商引智”,促进项目落地转化,推进与省农科院、川农大等高校及科研单位合作,共建产学研融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种业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