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县城看发展

    广东乳源:发展产业促振兴

  •     

      位于广东省北部的乳源瑶族自治县,近年来,一方面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进“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试点改革,一大批新兴产业在此落地;另一方面,立足于“山、水、林”等特色资源,推动农旅结合,以生态旅游带动乡村振兴。
      近年来,乳源全力推进“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试点改革,通过盘活现有工矿企业闲置的大量旧厂房和土地,完善基础设施,积极引进上下游企业,引导产业集群发展,进而加快从传统的生产型厂区向产城融合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转型。
      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及项目落地乳源并加速聚集发展:韶关市超越研磨材料有限公司的厂房旧貌换新颜,恒扬科技园二期工地建设热火朝天……电子材料、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正加速形成。
      自2021年6月启动“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试点改革以来,乳源“双变”试点园区累计盘活18宗低效用地共813亩,引入璞泰来氟树脂、禾康精细化工、卓特制造等16家企业,总投资51.48亿元。2021年乳源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为12.2%,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1%。
      乳源所处山地丘陵地带,终年雨水充沛,阳光充足,适合茶类作物生长。广东宝华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布局了食用油全产业链。经过选果、压榨、过滤、加工等工序后,一罐罐山茶油从这里销往全国。
      种植高山油茶既有效治理了山地石漠化,又形成了一条集种植、加工、研发、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乳源县油茶产业总产值超过10亿元。目前,乳源已建成3个省级农业产业园。
      “笋干、腐竹、番薯干”被称为“乳源三宝”。近年来,乳源多地通过扩大种植大豆、番薯等农作物,带动村民致富,并结合广东大峡谷等旅游资源吸引游客,进一步推广“乳源三宝”,实现农旅结合。
      乳源县文广旅体局副局长李曼霓表示,2022年上半年,全县旅游收入为3.34亿元。其中,乡村游继续“唱主角”,文创、农特产品成为“抢手货”,高山茶、瑶药、石韭、腊肉、腐竹等供不应求。
      新华社记者 胡林果 黄国保 李军
      (据新华社广州7月25日电)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