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醒·狮》靠什么登上“云端”

  •     

    □余如波
      7月21日晚,笔者和家人在线观看了舞剧《醒·狮》直播。尽管缺少现场观演的沉浸感,直播技术环节也偶有失误,但能够近距离、多角度、全方位地欣赏到这台优秀剧目,价值已远超1元“票价”。
      一场原本因疫情流产的演出,意外“起死回生”乃至“爆红”。数据可以为证:《醒·狮》在线观众达340万人次,不少人反复扫码才能挤进直播间。在笔者的微信朋友圈,演出前后几小时内,《醒·狮》成为“现象级”的热门话题。
      线上直播没有地域限制,《醒·狮》的热度还溢出了演出地成都,一度登上热搜;帮忙“摇旗呐喊”的,也不只是舞蹈界、戏剧界业内人士。笔者关注的一个电影类社交媒体账号,就在演出当天下午发布了《醒·狮》线上演出信息,到正式开演前转发近4万。有网友不无惋惜地说,“准备多支持些,发现只能给1块钱门票。”幕后故事,媒体已有不少采访和讨论。笔者注意到,在剧场方面原先的预估中,能有三四十万的观演人次“就不错了”。
      “超出预期”的首要因素是人。新冠肺炎疫情进入第三年,文艺演出延期、取消时常成为疫情防控的无奈之举。面对同样局面,《醒·狮》演出团队和剧场方面的应变值得赞赏:剧组“来都来了”,改成线上直播;提升“云端”体验,重新进行联排;兼顾惠民和市场,定下1元低票价……短短48小时内,各种问题逐一解决。
      网友的热情,则叠加了多种情绪:或许是对一台优秀剧目的期盼,或许是对低票价“买了不亏”的心理预期,或许是对演出团队“人也来了,台也搭了”而无法演出的痛心,或许是“别人都买票我也要跟上热点”的从众想法……
      当然,热潮退去后,我们更应冷静思考。事实上,早在《醒·狮》之前,成都已有多台演出采用线上1元付费方式观看,但买账的观众寥寥。因此,需要看到的是,《醒·狮》的线上走红是时间、空间和人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疫情防控期间社会心理的微妙反应。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以“狮”为形、以“醒”为神的“醒狮”这一特殊意象在视觉上凸显的生命力,在内涵上展现的精气神,也无形中起到了“添一把火”的作用。
      我们当然希望《醒·狮》这番尝试,能够为当下文化市场注入一针“强心剂”。但毕竟,对于讲究临场体验、观演互动的舞台艺术,线上演出更多还是“权宜之计”,其长远效果还需市场进一步摸索与检验。
      但可以确定的是,当我们谈论《醒·狮》的时候,不应止步于充满意外之喜的成功,或坐等下一次机遇垂青于自己。在“不确定性”成为常态的当下,或许,我们更应谈论一种直面困境的态度,一种积极创新的精神,一种开拓进取的锐气,思考更为长远,让此次线上演出留下更多启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