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九冶:聚力基础设施建设 助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
中国十九冶承建的泸州二环路(纳溪段)PPP项目。中国十九冶承建的攀枝花火车南站站前基础设施建设PPP项目。中国十九冶承建的达州东部经开区生态智慧城综合开发建设项目达州钢铁厂土石方和护坡工程。中国十九冶承建的重庆江龙高速复兴长江大桥(效果图)。中国十九冶承建的云南永平至昌宁高速公路澜沧江特大桥(效果图)。中国十九冶承建的绵阳一环路项目。中国十九冶承建的成安渝高速简阳石钟连接线项目。中国十九冶承建的贵州绥正高速芙蓉江特大桥项目。中国十九冶承建的都江堰M-TR旅游专线项目。
7月26日,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十九冶”)承建的达州市宣汉县明月新城建设项目举行开工仪式,标志着宣汉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翻开新的篇章,一批新的道路、学校、医院、公园、市政管网的建成,将塑造独特的城市地标、城市景观,全面提升宣汉县城市品质,为治蜀兴川新画卷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今年4月份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强调,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发展模式,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对稳增长、稳就业、调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十九冶作为大型驻川央企,抢抓国家战略机遇,深化企业改革,聚焦基础设施建设业务,在交通、市政等重点领域精耕细作,在四川省内累计完成超过395亿元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坚定不移推动企业自身做大做强做优,发挥央企在国民经济中的“压舱石”“顶梁柱”作用——高速度高质量完成了成都东二环、天府新区市政道路、攀枝花火车南站站前基础设施、泸州空港路、泸州二环路、遂宁市船山区市政工程等一大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任务,在全省各市(州)留下了十九冶人奋斗的足迹,努力为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贡献“西部铁军”力量。
□潘必义 (图片由中国十九冶提供)
强化顶层设计 描绘发展蓝图
近年来,中国十九冶紧跟国家政策和行业发展变化,根据自身特色特点,确立并巩固以设计施工总承包为引领,以建筑产业化为平台,以建筑业的绿色化、智能化为支撑的发展道路,全面构建冶金、交通、市政、房建、能源环保、地下空间与轨道工程六大业务体系,全力打造“冶金高炉尖端品牌、市政交通道桥隧强势品牌、能源环保知名品牌”,在原有“一江八点”区域市场布局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确立“一核两高两带八点”经营战略,构建起总部所在地与营销战略省份、营销培育省份的“1+M+N”市场区域经营布局,为公司深耕细作基础设施业务提供了重要遵循。
强化组织管理 聚合发展资源
中国十九冶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为契机,通过多种途径深入实施“瘦身健体”,结合基础设施建设业务特点和对经营资源的要求,做好组织机构和相关业务整合,将原来从事冶金业务的9家单位整合成2家,并将释放的资源调整至以基础设施建设业务为主的单位。通过设定业务范围和市场区域,进一步明确相关基础设施业务单位的主责主业。通过人力资源的内部调整、人才培养、社会化招聘及大力提拔使用年轻专业化人才,增强了基础设施业务的管理力量、专业水平。
强化资质建设 提高竞争优势
资质是建筑施工企业市场开拓的“敲门砖”。2014年5月,中国十九冶同时获得建筑工程和冶金工程施工总承包“双特级”资质;2017年12月,获得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2021年6月,获得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至此,中国十九冶构建了以四个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九个甲级资质为核心的“四特九甲”资质体系,成为中冶集团第4家、四川省第2家具备“四特级”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的企业,增强了公司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主动权。
强化客户管理 牢固合作关系
中国十九冶高度重视客户管理工作,全面整合社会资源,牢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形成了“创新开放、结伴而行、互利共赢、行稳致远”的经营理念,以及聚焦“大区域、大市场、大客户、大项目”的经营思路,全面维护和经营与大客户的关系,不断提高客户满意度。在具体工作中,中国十九冶主要领导亲自安排拜访活动,高频率进行高层对接,积极回应并主动关切客户各种诉求,通过工程项目的高质量履约兑现对客户的承诺。近年来,该公司进一步发展和牢固了与成都天投集团、云南建投集团、重庆高速集团、甘肃公航旅集团等优质战略大客户的合作关系,为做大做强基础设施业务奠定了重要基础。
强化项目履约 以现场促市场
中国十九冶牢固树立“工程项目是施工企业生存之基、能力所在、人才摇篮、管理中心、技术中心、成本利润中心”的管理理念,并围绕项目履约开展大量的管理提升工作,建立了入口合同、出口合同、协同合同、责任合同“四大合同”管理体系,全面降低合同履约风险;构建起生产经营活动“九种状态、八个转换”螺旋式循环管理机制,确保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控;全面实施“投入、产值、计量、收入”链式经营管控机制,确保经营管理环环相扣;对1000万元以上项目独立建账核算,形成每个项目各自清晰的经营状况和现金流向;坚持每年评选公司三十大重点工程项目,并实施系统管理、考核,以点带面推动全公司项目管理水平的提升;坚持举办项目经理培训和项目现场观摩活动,不断提升项目管理核心团队的眼界视野、管理能力、专业知识;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加强产学研合作,支撑市场开发和施工生产;坚持“数字十九冶、互联十九冶、协同十九冶”信息化建设理念,提前完成项目管控主平台信息系统建设,推动“业财资税一体化”管理目标,打通了“量入为出”的项目管理通道,不断提升项目的管理效率和智慧建造水平。
一项项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为中国十九冶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开疆拓土”奠定了良好基础。2012年至今,中国十九冶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市场拓展方面呈现逐年向好态势,合同质量、合同数量均有大幅提升,累计新签基础设施项目合同超过1180亿元。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中国十九冶先后承建(参建)大型高速公路项目33条,总里程达555.7公里。目前在手的13条高速公路项目中,共有隧道46座,其中特长隧道11座,超过5公里的隧道4座;共有桥梁161座,其中特大桥12座。正在实施的重庆江龙高速复兴长江大桥,主跨1208米,塔高215米,为三峡库区及长江上游最大跨径悬索桥,全国排名第11的大跨径悬索桥;云南永平至昌宁高速公路澜沧江特大桥全长1912米,主跨1416米,塔高240米,跨中桥面距江面正常蓄水位455米,是截至目前世界跨度最大的山区深切峡谷钢桁梁悬索桥之一。2022年上半年,中国十九冶仅用70天时间,完成挖填方量超过3500万立方米的达州东部经开区生态智慧城综合开发建设项目达州钢铁厂土石方和护坡工程,创造了新的纪录。
五十余年栉风沐雨,在三线建设时期为建设攀枝花钢铁基地而诞生的中国十九冶,如今实现了“走出大山、走出冶金、走出国门”的华丽蜕变,不仅肩负着“冶金建设国家队”的历史使命,更成长为一支基础设施建设主力军。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和行业变化,听党指挥、忠诚担当、拼搏奉献、勇创奇迹的“西部铁军”——中国十九冶,将进一步协调好经营规模和经营效益的关系、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的关系、企业资源和企业规模的关系,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再思考、再谋划、再出发,为四川省实施“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部署,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经济强省持续不断贡献央企力量。
紧跟国家有关政策变化,加强对中央、地方规划与政策的研究,牢固“冶金高炉尖端品牌、市政交通道桥隧强势品牌、能源环保知名品牌”建设方向,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市场开发力度,进一步提高社会资源整合能力,加强和巩固与大客户的合作关系,不断开发新的战略大客户,在传统基建和新兴领域深化合作关系,努力探索更多的片区开发、智慧城市、城市风貌改造、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等方面的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新途径。
强化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管理,不断提升项目履约质量和现场形象,全面增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水平,切实防范项目运营风险,将工程项目建设成为展示中国十九冶实力、魅力、商誉的重要窗口,将优质高效的项目履约转化为市场开发的最大底气,将优于合同和客户预期的工期、质量、服务铸成感动客户,实现项目滚动开发的最大利器。
持续优化企业市场战略布局,进一步聚合中国十九冶基础设施业务各种资源,提升基础设施专业公司市场开发和项目建设能力,稳步提升企业生产经营质量。加快人力资源结构优化工作,打造一批数量足、质量优的基础设施业务人才队伍,为中国十九冶进一步做强做大基础设施业务提供有效的人力资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