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四节气·大暑

    赤日几时过 清风无处寻

  •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7月23日4时07分,我们迎来了大暑节气,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也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此时节,热浪滚滚,我国大部分地区迎来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间。

    节气与气候

      大暑一般在“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中伏”的俗谚。其间,我国大部分地区天气非常炎热,经常会出现40摄氏度的高温天气,骄阳如烈火,酷热难耐;当阴天下雨时,天气更是闷得令人喘不过气来,如在蒸笼之中。古人根据对大自然的观察,将大暑分为三候,其中的二候为“土润溽暑”,意思是说土壤浸润,天气闷热,湿气很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土润溽暑”有解释:“溽,湿也,土之气润,故蒸郁而为湿;暑,俗称龌龊,热是也。”唐代的柳宗元、宋代的苏轼等文人墨客也都曾用“蒸郁”一词来形容大暑前后的闷热潮湿之感。

    节气与风俗

      大暑前后,土地湿润,天气炎热,农作物生长最快,草木郁郁葱葱,蚱蜢、蜻蜓、蟋蟀等昆虫也比较活跃,所以有些地方的百姓在茶余饭后还有以斗蟋蟀为乐的风俗。

    节气与养生

      专家建议,大暑时节频现高温天气,要注意预防中暑,合理安排工作,注意劳逸结合;及时补水,尽量少喝冰水;调整好出行时间,尽量规避高温时段出行;注意室内降温;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讲究饮食卫生。在日常餐饮方面,除了要多吃新鲜果蔬外,还应适当多吃些清热祛湿、益气补脾的食物,如荷叶绿豆粥、海米冬瓜汤、老鸭汤、薏仁鲫鱼汤、番茄牛肉煲等。
      本栏文图均据新华社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