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百年
王火对四川作家和四川出版寄予厚望
-
□肖雯兮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肖姗姗
7月15日,八十周年文学创作生涯学术研讨会举行;7月17日,喜乐迎来百岁大寿……喜事接踵而至,著名作家王火有何感悟呢?
视频出镜很谦逊
“我写得不好,写得不多”
研讨会上,播放了王火特别录制的长达6分多钟的视频,王火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并回顾了自己的文学事业。
视频中的王火坐在沙发上,气色不错。他将自己的文学人生娓娓道来。“首先,我表达感谢,感谢中国作家协会的关心和爱护,感谢四川省作家协会为我举办这样一个研讨会,感谢各位专家、学者来对我的作品进行研讨。说实话,我创作的作品并不好,我自己知道,可能就是我的生活范围比一般的年轻人要广一些。但生活素材也不是很够,体会也不是很深,原来读过一些书,但年纪大了,也忘了不少。总的来说,我原来的知识储备都来源于我阅读的中外文学作品,以及我自己的人生经历所得来的东西,这些在我的作品中体现了一些。”
“要我自己谈自己,我没什么可谈。我倒是很想听听各位专家、学者的意见。这一生,我给党做了一些工作,在创作领域写了一些东西,回想起来,写得不好,写得不多,我很惭愧。今天开这样一个研讨会,我既感到荣幸,又感到惭愧。我们四川的作家,历来在全国的文学界都是很强的,过去很强,现在也很强。我希望四川的作家能够继续保持,继续发扬,有更多更好的作品出现。”
“最近,我常常回想过去很多事情,很感慨。我在北京市总工会工作的时候,年轻的时候,我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我的座右铭,我也始终践行。我认为,人一定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我一直在做,努力在做。”
“虽然我就要100岁了,但我希望再学习,作为我自己人生修养的一部分,我将其视为这一生最宝贵的财富。”
现身曾经的工作单位
勉励后来人好好搞出版
80年的文学创作历程,王火笔耕不辍,创作《战争和人》三部曲、《英雄为国——节振国和工人特务大队》《东方阴影》《王冠之谜》等一大批优秀的文学作品。2017年,新华文轩旗下的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十卷十二册的《王火文集》,将这些经典著作系统地整理并展示出来。而四川文艺出版社,正是1983年王火到成都后参与筹建,并担任了第一任总编辑。追忆往事,新华文轩副总经理马晓峰感慨万千,直言:“可以说,是王火先生点燃了四川文学出版的火炬。”
研讨会结束后,王火竟意外现身会场——他曾经的工作单位四川文艺出版社。在这里,四川省作协党组书记侯志明受中国作协主席、中国文联主席铁凝,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委托,向王老送上鲜花,转送中国作协的贺信,同时,还向王火颁发了“从事文学创作八十周年”荣誉证书。
王火精神矍铄,见到大家,非常高兴,不断说着:“这么热的天,把大家累着了。谢谢大家,谢谢!”接过中国作协的贺信,王火一个字一个字地仔细看着,激动不已。
谈及上午的研讨会,各位专家、学者的声音,王老都非常重视。他感叹:“真心感谢大家提了那么多好的意见,虽然我现在不能写了,但我还是会牢记于心,认真思考。”
看到现在四川文艺出版社的工作环境,王火赞不绝口,他还回忆起自己当时在社里工作的日子,流露出怀念之情。参观了一圈,王火连连赞叹:“太好了!太好了!”他叮嘱出版社的后辈,“在这么好的环境工作,一定要好好搞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