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扭住“强推进”目标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水安全保障

    ——专访水利厅厅长郭亨孝

  •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邵明亮
      蜀人善治水。千年奇迹都江堰,驯服奔腾的岷江,滋养了万千沃野田畴。如今,蜀地治水的传奇仍在延续。作为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和重要水源涵养地,“千河之省”四川正肩负起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任。
      2022年,是四川水利确定的高质量发展“强推进”之年。如何将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贯穿到四川水利高质量发展全过程?近日,记者专访了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郭亨孝。
      记者:围绕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四川水利系统有何思考和安排?
      郭亨孝:全省水利系统将把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与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结合起来,真抓实干、攻坚克难,为四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安全保障。
      一是把握好我省“一主四片”水生产力布局区域特点,聚焦生产、生活、生态“三大供水目标”,着力强化水资源配置调度和重大水利工程优化布局,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在盆地腹部区和安宁河流域,要加快建设更加完善的骨干水网。
      二是遵循“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重大水利工程论证原则,立足四川实际,科学优化和确定四川骨干水网的结构、功能及发展模式,以引大济岷、安宁河流域水资源配置两个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为突破口,系统谋划、分类分级积极开展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
      三是紧紧围绕新时期四川水利高质量发展“3226”工作思路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聚焦聚力精准施策,强化各项工作推进落实,以超常的举措和务实的行动确保“强推进”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记者:四川地处长江黄河上游,如何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守护好这一江清水?
      郭亨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将落实河湖长制等工作作为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内容进行部署。
      作为“千河之省”,我省始终把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从建立激励机制、完善考核机制、聚焦“5+9”重点工作持续发力、深化工作暗访、构建进驻式督查机制以及探索建立长江流域省级协调机制等6个方面深化河湖长制体制机制,河湖长制及河湖管理保护取得历史性重大突破。进入“十四五”,我省在河湖长制工作方面的要求将更严、标准将更高、力度将更大。
      下一步,我省将不断强化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工作,科学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通过多方共同发力,坚决守护好一江清水,不断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支持攀西经济区走特色发展之路,以更大力度促进安宁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打造“天府第二粮仓”。水利部门将如何抢抓机遇、系统谋划?
      郭亨孝:安宁河流域是攀西经济区条件最好、人口分布最密集、产业集中度最高的区域,是带动攀西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当前,促进安宁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安宁河流域水利工程大建设和水利事业大发展,正面临历史性重大机遇和宝贵时间“窗口”。
      破解安宁河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制约,关键在水。安宁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水资源保障工作是长期性、系统性工作,“当务之急”是加快科学编制规划,“重中之重”是加快工程项目建设,“核心目标”是实现高效开发利用,“基本要求”是始终守牢底线红线。我们将系统谋划安宁河流域水资源配置工作,加速构建安宁河流域现代立体水网体系,为打造“天府第二粮仓”提供坚实的水资源支撑。
      前期,水利厅已对安宁河流域水资源保障的现状进行了认真分析,安宁河流域水资源配置工程由18个大中型水利项目组成,其中6个在建、12个拟建。初步匡算,全部建成后,将新增蓄引提水能力约20亿立方米,安宁河流域内90%以上的人口(约350万人)、77%的耕地(约450万亩)受益。
      记者: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讲政治、抓发展、惠民生、保安全”的工作总思路,能否结合四川水利中心工作,谈一谈贯彻落实举措?
      郭亨孝:全省水利系统将坚定把旗帜鲜明讲政治作为水利工作的“生命线”,事不避难抓落实、事不过夜抓推进、“四不两直”抓督查,以钉钉子精神扭住“强推进”目标不放、一抓到底。
      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是整个水利工作的“牛鼻子”和关键突破点。全省“十四五”期间共规划31个重大水利工程和6000多个中小型水利工程,总投资规模约6400亿元,预计“十四五”期间完成投资2000亿元。今年,全省将建设水利项目1100多个,总投资规模约1900亿元,预计全年完成投资400亿元以上。其中,引大济岷工程计划9月完成可研前置要件审批,力争12月可研报告批复后开工。
      在防汛减灾方面,保安全是底线要求。我们将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加快重大防洪控制性工程建设,推进中小水库除险加固,开展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整治,加强中小河流雨水情监测预报,提高防汛减灾综合水平,坚决守住水安全底线。
      今年以来,我省成功应对多轮强降雨天气过程。面对依然严峻的防汛形势,我们将时刻绷紧防汛减灾这根弦,立足防大汛、抗大险、救大灾,守住水旱灾害防御安全底线,坚持以防为主,扎实做好防汛减灾各项准备工作,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快反应力求更好效果,坚决打赢防汛减灾安全度汛这场硬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