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牢记嘱托担使命 感恩奋进新征程

    团结动员全省广大职工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贡献工会力量


  • 2022年川渝建筑行业绿色建造技能大赛现场。

    省劳模工匠宣讲团主题宣讲走进四川大学。

    省总工会开展“送清凉”活动。

    建筑行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现场。

        

      今年以来,在省委和全国总工会坚强领导下,全省各级工会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全国总工会决策部署,紧紧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工作主线,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充分发挥组织职工、引导职工、服务职工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作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省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等工作得到省委和全国总工会主要领导的肯定性批示,工会就业创业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维权服务、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会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困难职工“送温暖”等工作信息被省委相关刊物等采用12篇(次),工会宣传教育、服务女职工、工会财务、工会资产监督管理、全面从严治党等多项工作在全国工会会议上作经验交流。
    □何永 (图片由省总工会提供)

    强化理论武装
    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引领
      乐西高速公路项目工地施工现场,机器声隆隆,一场“决战下半年”的劳动竞赛活动正在全面展开。
      “认真学习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我们要全面掀起‘稳增长保增长促增长’决战下半年劳动竞赛活动,火力全开,确保各项年度指标完成。”7月15日,在“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主题宣讲暨劳动竞赛推进会启动仪式上,“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铁二局四公司总工程师李学友为项目一线职工作了一场接地气、鼓斗志的主题宣讲。他勉励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助力四川交通建设,埋头苦干、奋力拼搏、无私奉献,推动中央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最近一段时间,中铁二局党政工团先后召开10多次会议,积极组织职工学习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积极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引领,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近职工身边、走进职工心里,引导广大职工把全力推进企业改革发展和生产经营,助力出川大通道建设作为重要使命。”中铁二局工会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该局组织开展了“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劳模宣讲、职工征文、读书、体育竞赛等系列活动,引导广大职工听党话、跟党走,全面凝聚起广大干部职工助力四川经济建设、建功“十四五”的精神动力。
      蜀道集团工会实施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工程,打造“同心蜀道”职工思想政治建设工作品牌,开设《同心蜀道》职工宣传教育读物,开展“中国梦·劳动美——喜迎二十大建功新时代”送文化到基层文艺演出、劳模工匠宣讲、“喜迎二十大 蜀道向未来”四川交通运输行业职工运动会,以及“降耗增效·我在行动”职工书画、摄影、征文、演讲、建言献策等系列活动,引领广大职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奋力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一系列主题活动的背后,是工会组织引导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的生动实践。
      今年以来,省总工会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结合起来,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贺信精神座谈会,通过集中学习研讨、开展专题辅导等形式,持续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近职工身边、走进职工心里。
      省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省总工会广泛开展“强国复兴有我”“中国梦·劳动美——喜迎二十大 建功新时代”“劳动创造幸福”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省劳模工匠宣讲团被首次纳入学习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省委宣讲团特别分团,省市县三级工会组织宣讲员1050人次,常态化到基层、企业、学校,开展面对面、互动式宣讲活动765场;以“理响巴蜀”基层理论宣讲活动为主体,带动全省各级工会广泛开展网络宣讲,推动线上线下理论宣讲一体联动、同频共振,覆盖职工533余万人次,团结引导广大职工紧跟共产党、奋进新时代。省总工会、省委教育工委等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的实施意见》。举办送文化到基层文艺演出、职工合唱比赛、微影视、书画展、摄影比赛等活动,覆盖职工100万人次。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全省250名个人和215个集体分别获得全国、省五一劳动奖和工人先锋号称号,表扬省五一巾帼标兵岗、标兵各120个(名),走访慰问省部级以上劳模1.4万人次,营造了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良好氛围。

    助推高质量发展
    深化“川字号”技能大赛
      近日,2022年川渝建筑行业绿色建造技能大赛在中建五局三公司四川分公司独角兽岛园区项目工地启动。来自川渝两地70家建筑施工、设计企业共计203名参赛选手,围绕建筑信息模型和装配式建筑两个赛项同台竞技。这是川渝两地2022年度联合举办的首场职工职业技能大赛。
      本次大赛紧紧围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部署,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深入推动川渝两地建筑行业产业工人队伍人才培养和技能提升,培养和造就更多四川工匠、大国工匠,为推动川渝建筑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贡献产业工人智慧和力量。
      全省各级工会组织紧扣“川渝互动、极核带动、干支联动”,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引领性、带动性、标志性重大项目,积极开展具有时代特征、工会特色的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
      走进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22年160个重大项目之一——中创新航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成都基地项目,只见塔吊来回运转,运输车辆忙碌装载,上千名工人有序作业,该项目也迎来了主体结构的全面封顶。
      “项目建设团队以大力开展建功‘十四五’奋进新征程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为契机,全面开启竞赛模式,保障了工程快速推进,顺利实现5个月完成项目主体结构施工的攻坚目标。”中建二局项目工会负责人介绍,项目工会充分凝聚工程、技术、安全等各系统能手,成立了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组建职工攻坚突击队等,不仅优化工序穿插,实施“用空间换取时间”进度计划管理,同时采用BIM技术进行三维管线综合建模,通过数字化样板提前演练,全面检测管线之间、管线与土建之间的碰撞风险,研究“零拆改”工作方法,避免返工与浪费,实现高质量、高效率安装施工。
      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牵引,紧扣重大战略、重大项目、重点产业,省总工会广泛深入持久开展“建功‘十四五’奋进新征程”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规上企业参与面达90%以上,劳动竞赛进一步向新业态、新领域拓展延伸,覆盖行业更广泛,服务中心更突出。
      省总工会持续深化“川字号”技能大赛,今年全面启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文旅产业、现代物流、川派餐饮等十大板块技能大赛,开展省级技能比赛131项,示范带动全省超100万人次参与岗位练兵和技能比武活动。省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川渝地区茶叶产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四川省第三届红色故事讲解员职业技能大赛、2022四川省第五届粮食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等“川字号”技能大赛在各地相继登台亮相。

    有效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
    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为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各级工会多措并举助企纾困,为企业发展‘输血补气’。”省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现已印发《关于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工作的通知》,围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工会维权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
      全省各级工会深化“公开解难题、民主促发展”主题活动,广泛开展职工代表优秀提案、企业民主管理微视频征集活动,选树培育职工代表培训教学示范点4个。指导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与职工开展集体协商,妥善解决复工复产前后职工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等问题,推动形成企业关爱职工、职工关心企业、共谋企业发展和职工权益实现的良好氛围。
      大力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强化“省(城)际联动、部门互动、上下齐动”维权服务体系建设,联合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等部门召开全省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工作推进会,加大法律援助服务力度,全省工会办理职工(农民工)维权案件3100余件,帮助解决拖欠工资、工伤工亡赔偿金等1.02亿元。
      抓紧抓实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召开全省工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工作现场推进会,通过“重点建、行业建、兜底建”,累计建立新就业形态工会组织1万余个,发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会员116万人;积极参与我省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推动建立多层次职业伤害保障体系。
      省总工会还深入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发挥广大职工在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工作中的监督作用,加强“安康型”班组建设,督促企业持续改善职工作业环境和劳动条件;聚焦省级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关注快递员、货车司机、防疫人员等重点群体,开展“送清凉”慰问活动,为高温下战斗在一线的职工送去党委政府和工会组织的关心关怀。

    用心用情用力服务
    为职工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构建完善困难职工帮扶机制和常态化送温暖制度。省总工会筹集困难帮扶、“送温暖”等专项资金3.3亿元,慰问困难职工、疫情防控一线职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困难劳模等51.7万人次。省总工会联合民政厅等部门印发《四川省低保边缘家庭认定办法》,切实兜住包含城镇困难职工在内的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保障底线;联合省医保局制发《关于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将医疗费用负担较重的困难职工纳入统一救助对象类别。
      完善四川工会网上就业服务平台。省总工会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1200余场,提供就业服务66.6万人次,帮助实现就业13.5万人次;开展“春送岗位助就业——求职不必去远方,就业创业留家乡”“工创美好生活、职达共同富裕”等就业创业服务活动,助力做响“乐山嘉嫂”“自贡彩灯工匠”等特色劳务品牌,打造工会就业服务新名片。
      积极开展提升职工生活品质试点。省总工会确定50家省级试点单位,投入专项资金800万元,实施“关爱职工公益伙伴纽带计划”,调动社会资源投入2300万元,开展助力乡村振兴直播活动;做优做强职工互助保障、“放飞希望·绽放微笑”职工子女关爱、“会聚良缘·51情缘”职工婚恋服务活动等品牌活动,建设“快递员之家”“司机之家”“雪域高原职工之家”“服务职工综合体”等基层工会职工之家阵地1650个、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2050个,推树2022年全国和四川省“最美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分别为40个、100个。积极推进第二届四川省劳动领域社会组织公益创投优秀项目实施。省总工会本级安排500万元预算,积极引导全省各级工会开展技术工人疗休养活动。省总工会建立健全工会干部赴基层蹲点工作长效机制,今年组织1185名工会干部分赴基层开展蹲点活动,为职工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示范带动全省工会干部能力作风建设持续向好、走深走实。

    再造一支“产业工人川军”
    开展企业落实产改工作“千企行动”
      在成都珠江新城项目施工现场,一线建设者积极争当技能能手,主动对标标杆人才,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技能。而在此前,大家的技能增长多依赖于日常培训,变化源于项目探索开展的“技能积分银行”活动。据中建二局成都珠江新城项目工会负责人介绍,项目充分依托“职工之家”,设置职工书屋、技能培训室等场所,同时成立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提供定期培训,组合推出“技能积分银行”模式,不论是谁,只要参加培训或自主学习取得相关证书,都能获得5至20分不等的积分奖励。积分会储存在“技能积分银行”里,可定期兑换礼品,同时在积分累积到一定数量时,可直接与考核升职挂钩。
      截至目前,该项目工会已购买书籍500余册,开展BIM等技能提升培训50余场,已助力3名职工获得一级建造师执业证书。
      这是中建二局成都珠江新城项目工会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中的生动实践,也是我省各级工会培育一支敢创新、能战斗的“产业工人川军”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省总工会扎实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横向扩面、纵向延伸,在前两批19个省级层面产改试点的基础上,开展企业落实产改工作“千企行动”,实施工匠级人才梯次培育“百千万”计划,为职工群众成长成才搭建舞台。
      “2022年是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五周年。”省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暨劳动竞赛领导小组办公室决定在全省部署开展进一步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深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专项行动,即以产业工人集中的地区和行业为重点,遴选确定100家重点企业,各市(州)、省级产业(局)工会3年内分批次遴选确定900家企业,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四川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呈现出全面铺开、多点开花、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该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总台账,分两个层级对1000家入库企业进行动态管理指导,推动开展“千企行动”,力争形成全省千家重点企业推进产改工作的良好态势。

    下半年四川工会工作要点和路径

    团结引领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
      A.持续深化“中国梦·劳动美—喜迎二十大 建功新时代”“劳动创造幸福”“强国复兴有我”等主题宣传教育,引导广大职工自觉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B.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通过召开会议、开展宣讲等多种方式,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推动在全省工会系统形成生动实践。
      C.广泛组织开展各类职工文体活动及“送文化到基层”活动,深入开展“网聚职工正能量 争做四川好网民”主题活动,深化职工书屋、电子职工书屋建设,加强职工“四德”教育;充分发挥四川省劳模工匠宣讲团作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筑牢全省广大职工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持续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A.召开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会议。
      B.继续推进改革试点,大力推动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参与改革,推动改革提质增效。
      C.广泛深入持久开展“建功‘十四五’奋进新征程”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引导职工立足岗位创新创造。
      D.加大职工教育培训力度,实施四川工匠级人才梯次培育链计划。

    做细做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维权服务工作
      A.指导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与职工就工作岗位、工作时间、工资收入等开展集体协商。
      B.加大对困难职工的帮扶救助力度。
      C.做好“法院+工会”劳动争议在线诉调对接,推动完善“省(城)际联动、部门互动、上下齐动、线上线下互动”的维权服务体系。
      D.扎实开展四川工会就业创业系列活动。
      E.深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和维权服务,配合开展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F.推进“送温暖”、金秋助学、职工医疗互助保障等工作常态化、长效化,持续推进关爱农民工和特殊困难群体帮扶服务工作。
      G.推进提升职工生活品质行动与“互联网+”工会融合发展,实施“关爱职工公益伙伴纽带计划”,举办第三届全省劳动领域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

    加强劳动领域风险防控
    切实维护职工队伍团结统一和社会和谐稳定
      A.贯彻落实全国工会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工作座谈会精神。
      B.深入开展全省职工队伍稳定风险隐患排查化解工作。
      C.织密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网络,推动建设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

    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
    把全省工会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引向深入
      A.持续推进工会改革创新,持续巩固巡视整改成果,持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不断推进工会组织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B.举办新任工会主席培训班等,加强工会干部素质能力培养。
      C.扎实开展“转作风、解难题、促发展、保稳定”专项行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