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7民生
检查组突然到访 企业负责人“有点紧张”
-
特 写
□何维微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荣昌
近日,聚焦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大检查、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等主题,记者前往省内部分市(州)企业生产一线,看如何“遵守安全生产法,当好第一责任人”。
绵阳:检查组不打招呼直奔现场
不打招呼,直奔现场。6月14日下午,面对省、市、县三级组成的安全生产专项检查组到访,四川东方绝缘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有点紧张”。
“为何没有安全管理资料?”面对一个贴着应急管理资料盒的空盒子,在会议室检查材料的执法人员指出问题,“这就是你所说的平时重视安全生产,常态化开展培训?”
面对执法人员的询问,负责培训和材料整理的企业负责人承认,“这些材料我们没有规范归置,确实是我们工作中存在的疏漏。”对执法文书上列出的问题表示“照单全收,立即整改”。
“检查处罚不是最终目的。”今年以来,西南科技大学安全工程系教授谭钦文已经跟随绵阳市应急管理局开展了10余次这样的进企业检查,他直言,“你们企业从事的产业,涉及很多易燃易爆材料,所以我们仔细检查,既是对企业负责,更是对地方经济发展负责。”
达州:在企业油库发现27处隐患
近日,记者跟随应急管理厅检查组前往达州开展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省级专项抽查。应急管理厅危化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主要是对省内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和重大危险源分别按照不低于5%和10%的比例进行抽查,同时附带检查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有没有落实到位。”
在达州市通川区农用油料有限责任公司蒲家油库,同行专家一眼便看出问题。“你知道规定的安装高度是多少吗?”负责人答不上来。“按照有关规定,可燃气体探测器安装高度应该是0.3—0.6米,你这个高度还差得远,要整改!”
达州市应急管理局危化科工作人员介绍,这家企业是安全生产专项检查的重点企业,本次检查也将对该企业此前检查出的隐患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
油罐区是该企业的三级重大危险源,专家发现了不少安全隐患。“2号罐和3号罐之间的距离不足,这是2019年检查就发现的问题,当时就承诺要停用3号油罐,但是现在仍在使用。”同行专家告诉记者。
油罐上没有挂上风险告知卡、没有沉降观测点,罐区温度没有上传到控制室和监管平台,周围没有手动火灾报警装置,没有公示储存物质名称、储量、危险性等信息……检查组在该油库共检查出了27处问题隐患。
达州市应急管理局执法支队现场向该企业下达了执法文书,并对该企业作出立即停产整改的处理。“针对此次检查出来的问题,我们将严格督促企业进行整改,限期达到安全生产条件,不达到安全条件坚决不复产。”达州市应急管理局负责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