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倏忽温风至 因循小暑来



  •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7月7日10时38分迎来小暑节气,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也是夏季第五个节气。

    节气与诗词
      小暑时节,有一个特别的节点,就是入伏。在古代,没有电扇、空调等制冷设备,古人们是如何描述暑热的?
      在唐代诗人王维眼中,这种酷热不仅让人难熬,自然万物也无不遭殃,他在《苦热行》中写道:“赤日满天地,火云成山岳。草木尽焦卷,川泽皆竭涸。”面对暑热,南宋诗人陆游在《苦热》中也描述了那种被“汗蒸”、被“桑拿”的感觉,“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无因羽翮氛埃外,坐觉蒸炊釜甑中。”

    节气与习俗
      小暑时节,要么没风,即便有风,也常常是裹挟着热浪的风,天地间仿佛变成了蒸笼、烤箱,正如俗话所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自然万物经受着高温极致的考验。
      此时节,一些粮食已喜获丰收,我国各地有“食新”的习俗,即吃新米、喝新酒。“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美食祭祀谷神和祖先,然后众人再品尝。民俗中的‘吃新’有‘吃辛’之意,即把辛苦全都吃下去,期盼来年少受劳苦,风调雨顺,日子越过越好。”民俗专家由国庆说。

    节气与农事
      小暑时节,也是粮食生产的关键时期。阳光强烈、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因此农谚有“伏天的雨,锅里的米”之说。专家指出,小暑前后,全国多数地区农业生产主要是忙于田间管理。小暑期间的天气状况,是开展病虫防治等田间作业的有利时机。
      本栏文图均据新华社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