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7特别报道
博士生导师马上:让“不可能”变为“可能”
-
马上
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博士生导师、研究员
(党龄:1个月)
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防预研项目子课题及多项重点实验室基金,并作为主要研究者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与国家重大专项项目研究。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寰
当下正值期末,马上一边忙着批改试卷,一边忙着准备接下来带学生完成科研工作。“我们不可荒废时间!”——这是马上常对学生讲的话。
从农村孩子到高校博士生导师,马上很感恩这个时代:“我们有读书的机会,可以走出大山,还能为国家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也因此,加入中国共产党一直是马上的人生目标:大学期间,他就参加了党校学习;工作后,又多次提交入党申请书。如今这一心愿终于实现。
读小学时,马上从家到学校要往返10多公里,虽然条件艰苦,但困难从未消磨他的求学之志。在辗转多个学校后,马上考入西南科技大学读本科。其后,马上继续深造,最终于2009年获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博士学位。如今,马上主要从事与通信集成电路、数字信号处理有关工作,正带领团队努力攻克一项又一项技术难题:基于北斗卫星平台,开发出相关技术助力天地通话;在宽带信号处理领域,攻关出先进的目标信号实时侦测技术,为国家作出重大贡献;完成国内领先的6GHz频率合成器芯片研发,通过低复杂度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实现相关技术突破……
在科研道路上披荆斩棘,马上也遭遇过不少失败,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如今,国家给科技工作者创造了良好的科研环境,我的职责就是要攻克更多技术难题,让‘不可能’变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