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省实施县乡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四强行动”成效初显

    夯实全面从严治党基层基础

  •     

    □李成怡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松
      6月28日,全省加强县乡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片区推进会在德阳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以来,省纪委监委鲜明提出“大抓基层”工作理念,在全省部署开展加强县乡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强化组织、强化能力、强化主业、强化保障“四强行动”,各地党委扛牢压实主体责任,纪委监委抢抓机遇、主动作为。目前,11项主要任务有近一半已完成,我省加强县乡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以“四强行动”为抓手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今年,省纪委监委印发《关于加强县乡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方案》,围绕组织运行、素质能力、监督质量、措施保障等重点内容明确目标、指明方向,并以“四强行动”为抓手推动此项工作走深走实。省纪委监委将“四强行动”细化为12条措施、33项具体任务。同时,专门成立由省纪委书记挂帅、多部门协作配合的工作专班,做到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压茬推进。
      在实施“四强行动”中,我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统起来推、专起来抓,机制、机构、人才三向发力,全面建强队伍、提升能力,夯牢“组织运行”基石。
      确保“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省纪委监委明确要求按照人岗相适、人事相宜原则,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干部配备要实现两名专职、三名兼职。特殊情况下,至少也要“两专一兼”或“一专两兼”。德阳市实行“清单制+责任制”管理,84个乡镇(街道)全部配齐配强专职纪委书记、副书记,每个乡镇配备3名纪委委员;眉山市东坡区16个镇(街道)纪(工)委书记、副书记全部实现专职专干。目前,全省3101个乡镇(街道)中,已全面达到“两专一兼”或“一专两兼”。
      为解决“有能力干事”,我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采取多种形式对县乡纪检监察干部开展全员培训。德阳市总结梳理基层纪检监察工作流程,绘制、编发《乡镇片区纪检监察业务实操手册》等。射洪市以“每周夜校”集中学、“纪律小课堂”促进学、“双向互派”跟班学、“实战演练”巩固学的“四学一体”模式,保障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既有人干、又能干好。2021年换届后,全省新任乡镇(街道)纪委(纪工委)书记1849名,已由市(州)提级培训1562名,占比84.5%,成都、自贡、攀枝花等14个市(州)实现全覆盖培训。
      在建强机制方面,各地因地制宜、大胆探索。自贡市大安区以提升效能为着力点,将9个派驻纪检监察组与4个纪检监察室合署办公,明晰室组职责和运行规则,通过组织重构优化,实现1+1>2效果。通过建立统筹协作机制强化保障,全省183个县(市、区)已全部构建“委领导+室组地”工作架构,并建成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协作区791个。

    “聚力提能”让案子“多”起来

      “通过开展‘四强行动’,把力量‘聚’起来了,干劲‘提’起来了,让群众感受到纪检监察就在身边。”推进会上,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牌子亮出来,有不满找纪检”“扫一扫、可举报”“上线营商环境‘五码一体’小程序”……我省各地基层纪检监察组织通过“码上举报”、设立党风政风监督员、“阳光问廉”下乡进村等方式,正从被动派单监督向主动开展监督转变。全省183个县(市、区)、3101个乡镇(街道)已实现全面建码用码亮码,拓宽了问题线索收集渠道。
      同时,我省各地县乡还建立规范的接访室、谈话室,全面推广“乡案县审”,下大气力破解县区“零移送”、乡镇“零立案”和案件质量不高等问题。省纪委监委研究制定《四川省纪检监察机关“乡案县审”工作指引》,指导各地按要求推进相关工作,提高办案质量。
      “案子‘多’起来了!”这是最近基层纪检监察干部的普遍感受。绵阳市安州区采取重大案件“一体办”,将复杂疑难案件由“室组地”集中研判,统筹力量联查联核,在统筹推动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中,发现问题线索22件,立案18件19人,采取留置措施3人,移送司法机关2人,追缴违纪违法资金320余万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