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打造向西开放的高地
-
大美边疆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以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为驱动,把自身的区域性开放战略纳入国家向西开放的总体布局中,打造内陆开放的高地,丝绸之路的传奇仍在继续书写。
入夏,伴随着火车鸣笛声,“宁夏—匈牙利布达佩斯”玻璃纤维纱专列经阿拉山口口岸出境,发往匈牙利布达佩斯。
今年以来,新疆阿拉山口再次扩大“朋友圈”,口岸通行的中欧班列线路从65条增至80条,覆盖国内24个省区市,通达德国、波兰、匈牙利等13个国家。
打通中国向西的通道,畅通国际物流通道是重要基础。2011年,首列“渝新欧”国际货运班列经阿拉山口口岸出境后运抵德国杜伊斯堡;5年后,霍尔果斯铁路口岸迎来首趟通行的中欧班列。至此,我国四大中欧班列的主要口岸中,新疆就占据了其中两个,“外引内联、东联西出”的优势不断凸显。
“仅2021年,中欧班列运送货物146万标箱,货值749亿美元,在中欧贸易总额中占比8%。”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
道路畅通了,如何与周边国家开展合作。新疆以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为龙头,推动霍尔果斯、喀什经济开发区和各类综合保税区发展,沿边开放经济载体不断丰富。
订单确认、智能理货、打包装箱……喀什综合保税区内每天都看到工厂繁忙生产的情景。作为南疆开放型经济发展新高地,喀什综保区承载着促进国家向西开放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重任。
尽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部分企业在前期面临原材料短缺、订单减少的压力,但在当地多部门协调下,企业生产活力逐渐恢复。“今年前4个月我们的贸易额已接近1亿元。”喀什综合保税区内一家从事技术进出口企业的负责人图尔荪阿依·艾尼介绍。
作为新疆向西开放重要的平台,有着“保税、免税、退税”功能的综合保税区在推动高水平开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新疆已形成喀什、阿拉山口、霍尔果斯、乌鲁木齐四大综合保税区。乌鲁木齐海关介绍,仅今年前4月,4个综合保税区进出口贸易额95.3亿元,同比增长130.2%,占新疆外贸总值的18.3%。
不仅如此,通过集群化发展,新疆部分口岸资源、资金集聚能力不断增强,逐步实现由“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产业经济”转变。霍尔果斯市招商局(商务经信局)党组书记、局长甄飞介绍,今年以来,共执行招商引资项目61个,总投资额348.16亿元,到位资金81.23亿元,同比增长27%。
推开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站在向西开放前沿的新疆令世界瞩目。未来,这片土地还将继续书写中国与世界合作共赢的精彩篇章。
新华社记者 郝玉 孙少雄(据新华社乌鲁木齐6月2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