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高新区(简阳市)对口帮扶甘孜州德格县

    努力探索对口帮扶深度赋能乡村振兴新模式


  • 成都高新区(简阳市)第六批对口支援工作队临时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成都高新区(简阳市)第六批对口支援工作队实地考察德格县竹庆镇市政道路改造工程项目。

        

      6月的雀儿山顶,冰雪尚未融化,可在甘孜州德格县各个项目施工现场,早已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德格中学新校区破土动工,建成后可满足全县2000余名初中生在城区集中就学;
      马尼干戈镇供排水二期工程进度已过半,预计年底投用,当地居民的饮水保障能力将再次提升;
      竹庆镇市政道路改造工程(一期)项目已进入施工招标阶段,预计8月全面启动建设……
      这是今年成都高新区对口帮扶德格县的重点项目,如同一股强大助力,推动德格乡村振兴“加速跑”。
      实现乡村振兴,是迈向共同富裕的关键一程。
      2021年5月17日,成都高新区(简阳市)第六批对口支援工作队(以下简称“工作队”)25名干部人才,奔赴近千里,扎根德格县。
      一年来,当地经济社会稳健发展、产业加速提档升级、民生福祉持续改善,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徐徐展开。作为一支作风过硬的帮扶铁军,工作队充分发挥国家级高新区的资源优势和先进理念,围绕“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努力探索对口帮扶深度赋能乡村振兴新模式。□郭磊 佩奇[图片由成都高新区(简阳市)第六批对口支援工作队提供]

    锚定高效能、高标准、高水平 构建新一轮对口帮扶工作新格局
      “第二自来水厂取水口运转良好”“敬老院搬迁正在收尾”“县人民医院第二医疗区的部分主体已经封顶”……6月7日,在工作队每周一次的援建项目推进会上,队员就各自牵头负责的项目进行快速而详细的汇报。
      快速和详细,源于足够的了解。“来到德格县的两个月间,我跑完了23个乡镇。”队员李文晖说。
      “去年这个时候,正是谋划‘十四五’长远发展的关键时期,任务艰巨。”工作队领队说,成都高新区是科技部确定的全国创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试点园区,如何将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做法运用到雪域高原,是他们思考的重点。
      乡村要振兴,规划需先行。初到高原,工作队马不停蹄深入、温拖镇、麦宿片区等地,与当地干部群众促膝长谈,了解产业经营、帮扶带动、群众受益及建设进度等情况,“每一天都深入基层,调查了解情况”。
      总结十年对口帮扶经验,实打实蹲点调研,工作队的思路逐渐清晰:建立高效能工作体系、编制高标准五年规划、落实高水平投入机制。“锚定这‘三高’,我们正着力构建新一轮对口帮扶工作新格局。”工作队领队说。
      为做好新一轮规划,工作队邀请省内专家深度参与,先后下乡进村调研30多次,实地查看20多个项目,召开现场办公会及村民交流会10余次,开展集中学习研讨16次……很快,《成都高新区对口帮扶甘孜州德格县规划(2021—2025年)》出炉,为接下来“干什么”“怎么干”提供行动方案。
      该规划统筹衔接德格县“十四五”规划,将成都高新区的对口帮扶工作纳入德格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一盘棋谋划、一体化推进,同时突出“引领性、示范性、持续性”,明确以增强城乡发展基础设施和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主攻方向,引领帮扶工作高质量推进。
      “巩固好原有产业,谋划一批前景好的新产业,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队员孙炯说,今年,工作队正加紧实施产业就业、基本公共服务、基层治理、全域结对等7大类20个项目,并会同德格县建立起四级项目管理体系,加快推进项目落地落实。

    实施“六大行动”实现“三个转变” 探索对口帮扶深度赋能乡村振兴新模式
      5月10日,工作队和德格县有关部门负责人一行,再次来到四川锦弘集团考察。双方商议,将以藏医药产业为切入点,推动政企合作。此前,他们还前往成都中医药大学进行相关洽谈。
      德格被誉为“南派藏药发祥地”,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良好的产业根基,发展藏药产业对于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维护群众健康权益、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队员杨婕介绍说,工作队去年5月着手对德格南派藏医药进行学习研究,通过多方走访交流,以及向省内高校院所相关专家咨询,编写了《关于发展德格南派藏医药的思考和建议》,结合发展现状、面临的困境,围绕人才培养、市场化产业化进度等,提出一揽子对策建议。
      建议正在落到实处。去年5月以来,成都高新区已累计投入1735万元,开展藏医药生产、对外门诊区、南派藏医药康养园和种植基地建设等项目,并通过“校企政”联动,构筑“旅游+康养+园区”发展新业态,打通德格南派藏医药从种、研、诊、产到康养保健等的全流程产业链,促进产业提质增效。
      这是成都高新区遵循乡村发展规律,探索对口帮扶深度赋能乡村振兴新模式的缩影。一年来,工作队通过实施“六大赋能振兴”行动,实现变项目为能力、变外扶为内生、变输血为造血的“三个转变”——
      赋能基础设施,投入近7500万元,规划实施一批城乡交通、市政设施、公共服务等项目,全面增强德格基础条件支撑;
      赋能特色产业,按照“帮扶资金搭建平台、引育主体常态运营”思路,促进德格文旅、牦牛、藏医药、绿色农业四大特色产业集聚发展;
      赋能农民增收,扭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这个牛鼻子,推进帮扶产业项目直接转化为农牧民持久增收的“钱袋子”;
      赋能教育事业,将教育帮扶摆在突出位置来抓,全方位提升德格教学设施、师资队伍和教学管理能力;
      赋能人才培育,实施“德格干部人才培训”项目,累计开展各类培训1200人次;
      赋能基层治理,在G317和G215沿线启动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以帮扶项目为载体,助力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队员邹树介绍说,接下来工作队将全面深化“六大行动”,持续助力德格乡村振兴。

    为德格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塑造“高援党建”帮扶工作新品牌
      5月21日至22日,成都高新区(简阳市)第六批对口支援工作队临时党支部开展了“聚焦项目赋能、锤炼进取作风”的主题活动。这期间,他们走访各援建项目,并开展座谈交流,分享对口支援一年来的心得体会。
      坚持党建引领帮扶共建。工作队临时党支部自去年6月成立以来,着力打造“高新精神,援缘不断”党建品牌,结合德格群众实际需求,创新以“服务清单+志愿服务队”的形式,建立支部牵头、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服务机制,不定期开展紧急献血、医护关爱、爱心送教、困难帮扶、敬老慰问等5个“高援”系列活动,服务群众560余人次,用一个个实际行动,倾力服务当地百姓,架起一座座连心桥。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在对口帮扶过程中,工作队开展了结对“传帮带”行动,要求队员们发挥各自优势特长,在岗位上至少“传帮带”1名本地干部人才,效果初显。
      冷燕是德格中学去年新引进的专职美术老师,挂职该校副校长的王晋芳主动进行“师徒结对”,悉心指导。在德格县中学2021年新进教师赛课活动中,冷燕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
      在德格乡村振兴局挂职的易彬,多次为复合型干部综合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授课,其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讲解受到好评。
      除了“传帮带”,工作队还瞄准人才援助工作的需求点和发力点,构建长效机制,为德格打造带不走的人才队伍。“今年我们将投入200万元,用于德格干部人才能力提升。”队员郭磊说。
      加大本地干部人才培养力度,已开展13个班次17期主题培训,覆盖630余人次,每月举办“高援”大讲堂,同时遴选德格县干部人才到成都高新区顶岗锻炼。
      推行“订单式”职业培育帮扶模式,围绕“缺什么、补什么”统筹安排,帮助当地群众提升职业技能。“目前已开展种植、藏医、唐卡等技能人才培训7期,并通过‘团队带团队’‘专家带骨干’,形成了常态化的技能培训机制。”
      据介绍,成都高新区将坚持党建引领、精准帮扶,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德格县乡村振兴。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