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保工作者刘宇

    察“颜”观“色”,文物修复需要“高科技”



  •   修复完成后的“东汉房形盖画像石棺”。

    刘宇对石刻表面进行取样分析。

        

      5月底,刘宇前往仪陇,为一处被人为上彩的摩崖石刻造像试验专门配制的清洗试剂。“逐层脱去颜料需要时间,但目前看来有一定效果。”这也是省科技厅项目“四川省石窟寺及石刻表面油饰妆彩清洗成套技术研究”中的一环。
      作为四川博物院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简称“川博文保中心”)副主任,刘宇关注的重点是文物科技,尤其是文物保护修复材料;她的主要工作不是修复,而是研究如何保护修复,大部分时间待在实验室里,摆弄设备、分析样品、整理数据。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余如波

    文保工作需要理科生
      四川石窟寺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历史上文物保护管理还不太规范时,常有村民自发用各种颜料“翻新”佛像,或者用铝箔纸等“贴金”。一年来,刘宇已经和团队一道,前往省内三四十处石窟寺实地探访,记录其存在的病害。
      它们对文物造成的伤害是多样的。“不仅掩盖了雕刻信息和原有彩绘,还容易关闭水汽通道,严重时甚至造成表面大面积垮塌。”刘宇参与该项目,就是要针对上述情况,对佛像表面的附着物进行分析,研究相应的清洗方法和技术。
      这样的工作,刘宇已经干了十多年。她的大学专业是应用化学,2010年毕业时,恰好川博公开招聘一名该专业毕业生从事文物保护修复。凭着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刘宇应聘来到成都,成为川博文保中心第一位理工科背景的工作人员。
      刚进川博那几年,刘宇从文物修复的基本概念、方法学起,逐渐积累了一定的专业知识。文保中心“提档升级”后,不光文物修复领域拓宽、能力提升,刘宇还可以越来越多地借助高光谱成像系统、扫描显微镜、激光拉曼光谱仪、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设备开展文物科技研究,用另一种方式助力文物修复。

    找准“病因”再“辨证施治”
      刘宇的办公室里放着一台红外光谱仪,显示出刘宇专业的工作内容。在刘宇看来,文物修复是一项科学、系统的工作,在文物修复中,她更多参与的正是前期的科研环节。
      几年前川博修复“东汉房形盖画像石棺”,便发挥了刘宇的专业能力。由于承板朽坏导致受力不均,这具石棺出现了结构性断裂等“症状”。
      “我们首先从内外两方面分析,寻找病害发生的原因。”刘宇介绍,修复团队首先从石棺取样做岩相分析,结果显示为含钙质粉砂质板岩。石材孔洞明显、结构疏松,内部盐分移动到表面导致泛盐现象,说明风化严重、强度下降。
      外部原因,主要在于保存环境,这同样需要细致分析,得出相对完善的对策。例如修复完成后,将更换为不锈钢底座,文物能否维持自身的稳定?相关专家根据静置和运输两种情况进行力学分析,结果显示倾斜不超过30度即可。
      针对具体的修复环节,她还有一项重要工作:为文物选定适合的修复材料。“我们把文物修复中常用的加固材料都买回来,一共有9个品牌的18种试剂,准备岩石样品来做实验。”刘宇介绍,这一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例如材料的色度、亲水还是憎水、能否为风化表面增加强度,以及在极端条件下的表现等。
      用于评估修复材料的模拟耐候实验,就针对这件石棺做了一两个月,从高温高湿到低温低湿循环了30多次。“整个修复过程持续了一年左右,相比于后期真正上手开展修复工作,前期的实验室环节还要更长一些。”

    现代科技手段让修复更科学精准
      刘宇说,对文物进行分析、提供数据,是修复工作的第一步。刘宇表示,此举能让我们对文物材质的微观认识更加深入,进而更加有针对性地、科学地制定文物保护修复方案。
      刘宇点开办公电脑上的一张图片,一条起起伏伏的折线映入眼帘。“这就是红外光谱仪的谱图,它的形态代表了某种特定的分子结构,运用一定的化学知识,就能看出这是哪一种物质。”刘宇解释道。
      另一张扫描电镜图片,则呈现了放大13000倍的锈蚀物。“我们可以根据它的结构、形态,判断是不是有害锈。如果是结构致密、稳定的氧化状态,可能对文物本体形成保护;如果相反,就可能是需要去除的有害锈。”刘宇说。
      而在前述清洗技术项目中,超景深显微镜又大显身手。在其放大400倍的镜头下,文物表面有几层颜料、每一层的颜色、厚度都清晰地呈现在文物修复工作者面前,让后者对材料、工艺有了更加全面直观的了解。
      正因如此,文物修复越来越需要自然科学背景的专业人员,而在川博文保中心的日常工作中,需要查阅的文献资料也越来越多样:针对石质文物,要关注岩石方面的文献;针对大型文物,要关注力学;针对彩绘文物,要关注材料……
      同时,文献中相关科研成果的转化利用也备受瞩目。“用到了什么方法?可不可以运用在我们自己的文物上?我们有时会开展实验验证,或者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修正、改进,让它更适合手上正在保护修复的文物。”刘宇说。
    人物名片
    刘宇
      四川博物院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副主任。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应用化学专业,于2010年进入四川博物院从事文物保护修复工作,至今已投身文保事业12年。坚持文物科技保护与修复相结合的理念,主持并参与过多个保护修复项目。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受访者提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