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高新区积极开展《信访工作条例》宣传活动

    落实主体责任 夯实信访工作基层基础


  •   成都高新区政法委、应急管理局信访工作处在桂溪街道月牙湖社区开展宣传活动,相关负责人现场为群众答疑解惑。   (成都高新区政法委、应急管理局信访工作处供图)

        

      2022年2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信访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5月1日起施行。《条例》明确,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各级机关、单位及其领导干部、工作人员接受群众监督、改进工作作风的重要途径。
      “这本《条例》太有用了,遇到问题时,该怎么办、找谁办,都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5月26日上午,由成都高新区政法委、应急管理局,成都高新区石羊街道办事处主办的《条例》主题宣传活动,在盛华社区峰度天下小区广场举行。活动通过张贴海报、派发手册、现场解惑等形式,向居民群众宣传《条例》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吸引了不少市民参与。
      今年5月以来,成都高新区科学谋划、精心组织,细化落实主体责任,采取系列措施,在全区迅速掀起了学习和宣传《条例》的热潮。□佩奇

    创新形式营造氛围 《条例》学习宣传掀起热潮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条例》,营造学条例、用条例、守条例的浓厚氛围,从5月开始,成都高新区各街道结合辖区特色,创新形式开展主题宣传活动,效果显著。
      在成都高新区合作街道顺江小区河滨广场,举办了“了解民情,维护民利,做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主题活动,围绕《条例》的颁布实施,针对两个特色调解工作室——顺江社区海纳工作室、清江社区陶大嘴工作室进行介绍,既展示了基层群众工作之家的风采,也向辖区居民宣传了群众工作之家的职能职责。活动还设立了法律知识、防诈骗宣传点,组织社区民警、法制工作者进行现场讲解。
      在成都高新区芳草街街道翠园广场,工作人员通过悬挂横幅、设置展架,宣传《条例》的内容和意义,解答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各社区网格员还深入社区,向群众发放《条例》手册,同时进行面对面解读,积极引导广大居民依法理性有序文明表达诉求。参与活动的群众表示,此次活动的开展,让他们对信访工作流程等加深了认识和了解,今后在遇到困难、问题时,要依法反映诉求意见。
      据统计,今年5月以来,成都高新区共开展《条例》培训9次,培训人员350人次;开展宣传活动71场次;发放宣传册3万余份,接受群众咨询1000余人次。下一步,该区还将继续推动《条例》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进一步扩大知晓度和覆盖面,确保宣传工作制度化、常态化,依法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破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在相关人士看来,《条例》的施行,将推动信访工作充分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及时反映群众呼声,着力化解突出问题。
      5月1日下午,成都高新区中和街道龙灯山社区某建筑工地发起一起劳资纠纷,已于几天前退场的班组工人希望能立即支付工资。得知情况后,社区“群众工作之家”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并联系街道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办工作人员及劳资专班进行调解。经过多次调解,5月5日中午,劳务公司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完成了所有工人工资的发放,其合理诉求得到妥善解决。
      这只是近年来成都高新区“群众工作之家”着力为群众办实事的实践缩影。“我们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信访无小事’的使命感,破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成都高新区政法委、应急管理局信访工作处相关负责人说。
      据悉,作为2021年度成都市信访基层工作先进集体,成都高新区党工委政法委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提能、增效、建强“群众工作之家”,持续夯实信访工作基层基础,实现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搭建起群众诉求就近表达、矛盾就地化解、问题及时解决的桥梁和纽带。
      下一步,成都高新区将持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条例》,强化主体责任落实,并以此为契机着力健全长效机制,积极推动信访工作依法规范运行、群众诉求依法理性表达、合法权益依法有效保护,为成都夯实信访工作基层基础贡献力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