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增颜值”转向“提气质”
农村人居环境变好引来画家入驻
-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代强
厨房里,铁锅“咕噜咕噜”;院子中,画家挥毫泼墨……这是记者6月2日在成都市龙泉驿区西河街道天平村一处农房见到的诗意情景。“这里优美的环境让我找到许多创作灵感!”曾住在成都市区的毛浩,一年多前搬家到农村搞创作。
近年来,我省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近日,记者走访龙泉驿区、简阳市等地,发现整治已从“增颜值”向“提气质”转变,画家搬家就是注脚之一。
风貌提升促土房“变现”
“宁静优美的环境是许多画家所向往的。”毛浩所住的这处农房充满年代感,周边道路整洁、鸟语花香。农房的主人邹琼芳是一位70多岁的本地农民,几年前老伴儿去世后,她搬到亲戚家住,农房闲置下来。
天平村有多处川西林盘院落,过去房舍杂乱、枯枝败叶满地、卫生不佳,2019年起,当地开展“农村环境整治 川西林盘重塑”村庄清洁行动,通过厕所革命等,实施环境卫生整治、污水管网建设和农房风貌提升三大工程。
邹琼芳的这处农房,部分位置进行了维修加固以及墙面美化,保留了带有历史印记的屋梁,老房“穿新衣”别具一番风情。“环境越来越好,就开始琢磨咋个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天平村党委书记周永才说,以这处农房为试点,当地探索帮助邹琼芳盘活房屋资产。经撮合,毛浩以每年5000元的租金租下了房子。
“全村共有10多户类似的闲置农房。”周永才说,村干部正与大家商量,“三天一小扫、一周一大扫”把卫生搞好,对建筑风貌进行改造提升,引进民宿餐饮企业。
从“鸡鸭乱跑”到“五美庭院”
经过重新布置,简阳市东溪街道双河社区黄小丽的家焕然一新:院坝一尘不染,茶歇区搭了凉棚,墙边装了竹栅栏,门前栽了两棵棕榈树,大门外还有两排修剪整齐的万年青。
沿着宽阔整洁的通村路前行,几乎家家户户门外都栽上了鲜花绿植。在王家大院休闲广场,三角梅开得艳丽,路边竹篱笆也被鲜花装扮。一位居民说:“以前这些沟沟里都是稀泥巴堵起的,鸡鸭乱跑,树枝上、竹竿上到处挂着衣服。”
双河社区党总支书记周君说,社区打造“五美庭院”,追求整洁美、卫生美、绿化美、文明美、和谐美,每月18日为社区“全民清扫日”,统一大扫除。此外,社区定期开展卫生环境评比,发布“红黑榜”,还将引入第三方社会服务机构进行考核。
社区居民唐在书家有两层楼,还带个大院子,过去洗完衣服,水随手一泼,院坝长了不少青苔,“现在不再乱倒水,就连衣服都穿得更整洁了。”
截至2021年底,全省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7%,96%以上的行政村生活垃圾、63.3%的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行政村保洁员实现全覆盖配备。
“我们正在开展新一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外在要继续塑形,进一步提升乡村颜值;内在要继续铸魂,不断提升“美丽四川·宜居乡村”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