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3要闻
传播精“彩”“灯”耀世界
——自贡彩灯加快拓展国际市场,讲述美好中国故事
-
6月6日晚,由自贡海天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特内里费海天国际灯展”在西班牙特内里费岛持续举行。而在遥远的加拿大,“尼亚加拉大瀑布海天国际灯展”已完成试运行,即将正式投运。
作为全国首批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的自贡,正以“灯”为媒,主动拓展国际市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推动川剧、彩灯等“川字号”文化产品走出去。这是刚刚闭幕的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要求,这为自贡打造独具特色文旅名城赋予了新使命。自贡市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自贡彩灯加快“走出去”,聚力打造国际文化贸易新优势、构建对外开放合作新载体、促进中华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新提升,正是该市加快建设新时代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示范城市的生动实践。□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文铭权 秦勇
“走出去”海阔天空
4月8日,一列载有上百吨“自贡造”焊条、焊粉等产品的国际班列,从自贡南站驶出。和前几次一样,本次国际班列也装载着10多个集装箱的彩灯灯组。
自贡彩灯久负盛名,已先后在8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500多个大中城市展出,占据国际灯展92%的市场份额,累计观灯人数超5亿人次。
今年以来,自贡彩灯继续在世界各地大放异彩。1月—5月,自贡已在海外布展灯会30余场,全年预计将超60场。
这份“成绩单”尤为不易。为打造文化贸易竞争新优势,自贡在加快彩灯产业转型、促进彩灯“走出去”上狠下功夫,多方联动形成合力——
在特色上,由传统的节庆办灯会变为建平台,探索常态化运营办展,并深度挖掘开发夜间消费潜力,将中华文化和异域文化精品汇聚,打造独具特色的国际性文化旅游品牌。
在融合上,不断丰富和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化表达,持续推进“彩灯+”集纳式出海,彩灯+川菜、川剧、川茶、曲艺、杂技、非遗……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民心相通、文化交融,进而实现“地球人都能看得懂”的情感认同。
在结合上,实施“彩灯+”“+彩灯”“彩灯进家庭进社区”行动,推动自贡彩灯在参与国家级重大活动中发挥作用,帮助企业和产业“走出去”。在G20峰会、进博会、世博会、服贸会上……近年来,许多国内外重大活动,皆有自贡彩灯的“倩影”。
在创新上,坚持思路创新、理念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材质工艺创新,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创新主题灯组,讲好时代故事。2021年“百年辉煌”主题灯组呈现了党的百年辉煌奋斗历程。2022年,长达228米的巨型灯组群“一起向未来”,成为中华彩灯大世界景区里的“网红灯组”。
此外,自贡市还通过健全保障机制,对彩灯产业与其他业态深度融合发展给予支持。市级领导帮扶联系24家彩灯企业,“点对点”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开展多样转型探索,支持自贡彩灯企业通过互联网、数字经济、国家平台等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彩灯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文化贸易竞争能力。
近期,自贡彩灯行业协会将召开成立大会,全市70余家彩灯企业将实现抱团发展,携手打造“彩灯航母”。
如今,自贡彩灯“走出去”已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载体、国际传播的重要平台。
“全球通”动能十足
在今年举办的“法国布拉尼亚克市—中国自贡市地方经济高层圆桌会议”上,两市约定,将在装备制造、新型材料等领域开展贸易往来,以及经济文化交流合作。
促成这次越洋交流的“红娘”,便是频频在海外布展的自贡彩灯企业。
2017年起,由自贡灯彩集团举办的“中国彩灯节”已在法国盖亚克市连续举办了三届,之后又“点亮”了布拉尼亚克市里图雷特公园。
而灯展方不仅“变身”产业红娘,还勇于吃“螃蟹”——在海外建文创园。
在布拉尼亚克市,一座占地面积达1000亩的四川文创园即将开工建设,争取明年建成开园。建成后,将展示彩灯、仿真恐龙等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化产品。
自贡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历史机遇,聚力“再造产业自贡”,明确提出把工业作为“压舱石”、把文旅产业作为新的动力源,不断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竞争力和城市综合实力。
以彩灯为纽带,自贡充分利用自身独特的产业优势,深化开放合作。在吸引外资的同时,让越来越多的“自贡造”产品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2021年,自贡实现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2.2亿元,同比增长32.8%,出口机电产品14.8亿元,同比增长21%。文化产品出口量同比增长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