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安全是底线要求

  •     

    □四川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刘志杰
      跑好四川未来五年“接力赛”,保安全是底线要求,必须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不断提高治理现代化水平,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发展和安全如同鸟之两翼、车之双轮,缺一不可。没有安全就难有发展,没有安全感更难言人民的幸福感。中国和其他许多国家的实践表明,“不发展有不发展的问题,发展起来有发展起来的问题,而发展起来后出现的问题并不比发展起来前少,甚至更多更复杂了。”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体现了长远眼光和务实态度。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新冠肺炎疫情尚未结束,保安全更显重要。
      四川是经济大省和人口大省,在全国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成渝地区要“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把四川农业大省这块金字招牌擦亮”“科学有序推进水能资源开发”等要求,明确了四川在国家安全体系中的战略地位。建设推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战略枢纽,成为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和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战略支撑,打造保障国家重要初级产品供给的战略基地,筑牢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屏障,巩固实现稳藏安康的战略要地,无不承担保安全重任,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四川的殷切期望,要求我们拿出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落实保安全的底线要求,为国家各项工作的稳定推进提供支撑。
      把保安全作为底线要求,是基于时与势的判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底线思维,指出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这样才能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未来五年,四川发展既面临和全国一样逆风逆水的风险挑战,也面临自身自然灾害频发的安全压力。把保安全的工作思路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有效防范和化解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对四川尤为重要。
      坚定落实保安全的底线要求,必须要有“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黑天鹅”“灰犀牛”来临时,不会通知任何人,但并非意味着不能预防和应对。任何事情发生均有前兆,要防患于未然,在隐患排查上再提升,“拉网式”“地毯式”全覆盖风险排查整治,最大限度补齐短板消除风险;要在完善预案上再提升,无论是应急质量、反应速度、处置方式,都要提前思考、提前布局、提前演练;要在责任落实上再提升,确保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坚定落实保安全的底线要求,更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不断提高治理现代化水平。保安全底线,既要保经济安全社会稳定,也要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疫情反复的威胁,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要求我们抓发展和保安全两个能力必须统一,抓发展才能给社会安稳的预期,更多发展成果也能运用于保安全上。在防范化解风险时,除了夯实“人防”,也要优化相关“技防”平台;强调相关部门应急能力,也要织密管理网络,提升各部门间互联互通能力,此外还要强化法治建设,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打好配合战。只有这样,全社会一起织密防护网络,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才能更好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每个党员干部都要树立高度责任感,勇于担当、敢于斗争,知重负重、攻坚克难,不负人民重托,不辱时代使命,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不断赢取新的胜利,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行稳致远。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