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空相会、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

    神舟十四号任务公布


  •   5月29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组合体正在转往发射区途中。新华社发

        

    A
    中国空间站将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

    两个实验舱担负任务各不同
      ●问天实验舱:主要面向空间生命科学研究
      ●梦天实验舱:主要面向微重力科学研究
    国家太空实验室将肩负这些科学使命
      ●在空间站建造阶段,将开展近百项实验研究项目
      ●空间站转入常态化运营后,将实施较大规模科学研究,预期将有力推动暗物质与暗能量、星系形成演化、物质本质规律、生命现象本质和人在太空的响应变化规律,以及地球可持续发展等重大前沿科学问题的突破
      据新华社酒泉6月4日电(记者李国利 张瑞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4日在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瞄准北京时间6月5日10时44分,发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而在神舟十四号飞行任务期间,将全面完成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为基本构型的天宫空间站建造,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其中,问天实验舱主要面向空间生命科学研究,梦天实验舱主要面向微重力科学研究。
      林西强表示,作为国家太空实验室,中国空间站舱内可以部署25台科学实验柜,每台实验柜都是一个小型的太空实验室,可以支持开展单学科或多学科交叉的空间科学实验,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林西强说,问天实验舱主要面向空间生命科学研究,配置了生命生态、生物技术和变重力科学等实验柜,能够支持开展多种类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在空间条件下的生长、发育、遗传、衰老等响应机理研究,以及密闭生态系统的实验研究,并通过可见光、荧光、显微成像等多种在线检测手段,支持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等多层次生物实验研究,还支持开展不同重力条件下生物体生长机理的对比研究。
      林西强介绍,梦天实验舱主要面向微重力科学研究,配置了流体物理、材料科学、燃烧科学、基础物理以及航天技术试验等多学科方向的实验柜,支持开展重力掩盖下的多相流与相变传热、基础燃烧过程、材料凝固机理等物质本质规律研究以及超冷原子物理等前沿实验研究。同时,在天宫二号空间冷原子钟的基础上,将建立世界上第一套由氢钟、铷钟、光钟组成的空间冷原子钟组,构成在太空中频率稳定度和准确度最高的时间频率系统,开展引力红移、精细结构常数测量等前沿的科学研究。
      此外,还在舱外安排了材料舱外暴露试验装置和元器件与组件舱外通用试验装置,用于开展舱外实验项目。后续,还将发射与空间站共轨飞行的巡天空间望远镜研究设施,开展广域巡天观测。
      依托上述舱内科学实验机柜、舱外试验装置和巡天空间望远镜,在空间站建造阶段,共安排了近百项实验研究项目。空间站转入常态化运营后,还将实施较大规模科学研究,预期将有力推动暗物质与暗能量、星系形成演化、物质本质规律、生命现象本质和人在太空的响应变化规律,以及地球可持续发展等重大前沿科学问题的突破,为未来我国开展近地以远的载人空间探索提供深厚的科学和技术积累。

    B
    9种组合体构型,5次交会对接…… 神舟十四号乘组任务复杂艰巨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6月4日透露,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由航天员陈冬、刘洋和蔡旭哲组成,3名航天员将进驻核心舱并在轨驻留6个月。这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继2022年5月天舟四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之后第二次飞行任务,也是该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将在轨完成空间站组装建造。
      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研究员黄伟芬介绍,今年空间站建造阶段有两次载人飞行任务,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将要执行的是其中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承上启下,意义非常重大,对他们来说非常艰巨。
      在长达6个月的飞行中,航天员们要经历的飞行工况极为复杂,包括9种组合体构型,5次交会对接,3次分离撤离,2次转位任务。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要进行状态监视,必要的时候实施手控操作进行交会对接;还要首次进驻问天舱和梦天舱两个实验舱来完成载人环境的建立;还要在这两个舱完成十几个科学实验机柜的解锁、安装等工作;以及日常组装、建造、维护维修等各方面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他们要首次利用气闸舱进行出舱活动。“我们计划要做2至3次的出舱活动,是首次利用问天实验舱的小机械臂进行出舱。后面还会用小臂和大臂的组合臂进行出舱活动。这些都是全新的状态,对航天员而言挑战很大。他们还要进行太空授课,开展一些其他的空间教育活动及公益活动。所以说这一次神舟十四号乘组的任务是极为复杂的,对航天员的应急和故障处置能力要求,也比以往更高。”黄伟芬说。
      根据工程总体的规划,在空间站的关键技术验证和建造阶段,有4次载人飞行任务。“我们按照统筹规划、新老搭配、继承和发展的原则,来进行这4次任务飞行乘组的确定和选拔工作。我们挑选的是有飞行经验的航天员来担任指令长,每个乘组都如此。”黄伟芬说,在乘组选拔的时候,会分析每次任务特点及关键任务对航天员的要求,同时考虑了每名航天员的个体特点与任务的匹配性,以及他们彼此之间的心理相容性,从而组成一个合适的乘组。
      “我们要考虑年龄,也要考虑飞行经验等各方面因素,最后来综合确定。”黄伟芬介绍,3位航天员共性是特别认真,非常细致,爱学习爱钻研,很有团队精神,相容性都很好。
      “目前,我们已进行了三批航天员的选拔,未来会选拔第四、五批。我们会每隔一段时间定期选拔新的航天员加入航天队伍中。”黄伟芬说。
      新华社记者 宋晨 李国利 胡喆
      (据新华社酒泉6月4日电)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