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昌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打造城市管理“红色引擎” 擦亮精致靓丽隆昌
-
隆昌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以“党建+”驱动推进城市基层治理创新,打造“智勇坚定 亲清执法”党建品牌。“城市绣花匠”精描细绘城市肌理。
5月13日,第16街区的微信群又响了,小区物业公司反映车辆乱停乱放,寻求城管执法人员帮忙。2个小时后,群里的“三级街长”把整治后的图片发到群里,引来不少群众点赞。
清晨5点,天还未亮,环卫工人李娟就和同事早早来到白庙子生态湿地公园,她们身穿统一的橘红色工作服,开始了一天的清扫工作。在城市保洁党员服务队的带领下,1000名像李娟一样的环卫工人分布在大街小巷、公园绿地、街道公厕,精心打理着这座城市的每一寸“肌体”。
进入汛期后的5月,隆昌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钟泽峰绷紧了弦,他还有一个身份是党员应急冲锋队队长,这支队伍作为一支随时待命的应急力量,要随时在地质灾害、抗洪抢险等突发事件时挺身而出。
三个场景,呈现的是隆昌市城市管理“党员街长制”“城市绣花匠”“党员应急先锋队”三张党建名片。近年来,隆昌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以“党建+”驱动推进城市基层治理创新,创建“智勇坚定 亲清执法”党建品牌,促进党建与综合行政执法中心工作深度融合、高效联动,助力隆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天府旅游名县。
□杨小青 罗尹(图片由隆昌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提供)
60名“党员街长”推动城市基层治理精细化
“‘党员街长’上岗,改变了我原来的认知——城管队员只管理占道经营的刻板印象。”5月13日,看着规范有序的工作环境,隆昌市金沙·时代广场现场管理负责人牟振宇对“党员街长”竖起了大拇指。
不久前,商家“扎堆”装修,违规操作、建筑垃圾清运困难等问题时有发生。“我们没有执法权,管理人员相对较少,让人头疼。”牟振宇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打通了“党员街长”王洋的电话,让他意想不到的是,第二天王洋就带领队员对商家逐一进行规范管理。
王洋是隆昌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的一名党员,也是第16街区的“三级街长”,他所负责管理的万隆路(蜀隆首座)—隆华路(莲峰花园)街区内,不仅有金沙·时代广场这样的大型商业综合体,还有众多居民小区。作为“三级街长”,王洋的日常工作主要是围绕处理违法“住改商”、占道经营、乱停乱放、噪声扰民等方面展开。
“党员街长制”是隆昌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以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运用“党建+”思维模式,积极探索“党建+治理”的一次生动实践。
“我们跳出了人们印象中的‘城管’工作范畴,只要涉及城市管理的内容,我们都要积极主动作为,这是一个‘大城管’的概念。”钟泽峰介绍说,隆昌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将60名机关党员确定为“党员街长”,划分为18个网格单元,对应18个街区网格,通过“结对子”的方式,联合公安、物业、社区等12个部门组建了18支党员志愿服务队伍。
据了解,隆昌“党员街长”参与根治市容秩序、市政园林、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小区楼院等城市管理中存在的“顽疾”,成为城市基层治理的宣传员、示范员、信息员、服务员、调解员和监督员,达到不断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水平、城市生活品质和市民整体素质的目的,构建起“横到边、纵到底”的城市网格化管理体系,有力延伸了管理触角,有效整合了社会力量,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城市管理新格局,推进城市基层治理走向精细化。
1000名“城市绣花匠”精心打理城市“肌体”
去年11月,隆昌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接手白庙子生态湿地公园的日常保洁工作,提出了更高的保洁标准。
5月13日清晨,白庙子生态湿地公园,环卫工人李娟和同事们身穿统一的橘红色工作服,进行清扫保洁工作。经过近半年的工作实践,李娟和同事们已经习惯了精细化保洁方式。她用朴实的话语说道:“保洁还是要讲究方式方法,现在大家清扫得又快又干净,的确整洁多了,每当游客称赞环境优美时,我们心里就很高兴。”
高标准,严要求,源于精致靓丽隆昌建设逐渐走“深”走“实”。隆昌市是国家卫生城市、四川省全域旅游示范区,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天府旅游名县,城市管理应再上一个台阶。
“我们党员带头清扫,以身示范,引领环卫工人把工作做细做到位。”隆昌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环卫保洁股党员陈实介绍,在接管白庙子生态湿地公园、莲峰公园等4座城市公园之后,机关党员率先示范,带头走进公园与环卫工人一起参与保洁工作。
据悉,隆昌市城市保洁工作划分为清扫保洁、垃圾清运、生活垃圾分类、“五清”行动、铁路沿线治理等5个板块,组建了由30名一线党员构成的“城市保洁党员服务队”,带领全市1000名环卫工人,分时段、分街区、分板块对城市进行精细化保洁。同时,还通过“机械+人工”模式,每天对城区418万平方米公共区域进行不低于16小时的洗扫保洁。
党员应急冲锋队 构建“15分钟诉求响应圈”
志愿者是文明城市创建不可或缺的参与力量,志愿服务的参与程度是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隆昌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主动下沉一线,深入了解“双创”工作的薄弱点,并结合部门职能职责,实现志愿服务“私人订制”。
“我们单位有76名退伍军人,他们时刻保持着军人品格,退伍不褪色,转业不移志,在工作中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优良作风。”钟泽峰介绍,结合退伍军人较多的优势,隆昌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将退伍军人中的50名党员组成党员应急冲锋队,在发生森林火灾、地质灾害、抗洪抢险、社会维稳等突发事件时,作为隆昌市的一支应急力量“24小时为民服务不打烊”,精准高效解决群众诉求,构建起“15分钟诉求响应圈”。今年以来,钟泽峰任队长的党员应急冲锋队已成功处理群众诉求271个,为群众办实事58件。
在党建引领之下,党员志愿服务已成为隆昌市城市管理的常态化工作之一。
在城市管理一线,有市政设施24小时维护党员服务队、公园精致管理党员服务队和巾帼党员服务队;在执法一线,有街头应急党员服务队、“城市管理服务+”党员服务队、文化市场未成年人保护志愿服务队。
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组织关怀温情暖心。“我们正在建设约80平方米的‘党员活动之家’,把党建文化、廉洁文化、精神文明等融入机关文化氛围,不断夯实党建工作基础。”隆昌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机关党委书记魏子珺介绍,“党员活动之家”将在7月底建成,将开设党员活动室、党员谈心谈话室、红色书吧、党建文化长廊等板块,做靓叫响“党员街长制”“城市绣花匠”“党员应急冲锋队”三张党建名片。
魏子珺介绍,隆昌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形成了“1333”党建品牌打造思路,即坚持一区域“1”品牌,锚定“3”张党建名片,筑牢“3”个战斗堡垒,新建“3”个活动阵地,着力打造“智勇坚定 亲清执法”党建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