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山:践行重建新路 旅游赋能县域经济发展
-
芦山县根雕文化产业园。在芦山县射箭坪观赏围塔漏斗。
5月,雅安市芦山县禾茂田园农旅融合示范点步道旁的鲜花开得正艳,田野中的农房涂上了各种彩绘图案,农民在田间忙碌耕耘,田园小火车载着孩童,欢声笑语不断。
过去9年,芦山县积极践行“中央统筹指导、地方作为主体、灾区群众广泛参与”的重建新路,实现从恢复重建到发展振兴的大跨越。如今,芦山又描绘了“继续发力、更好发展,实施追赶跨越绿色崛起发展新战略,书写‘传奇古姜城·魅力新芦山’时代新篇章”的发展蓝图。
同时,芦山全力做好“文旅兴县”大文章,紧紧抓住雅安“重塑文旅形象、重振文旅雄风”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机遇,充分利用芦山的气候、生态、自然资源等优势,坚持以汉姜文化为魂、绿色生态为本、清凉康养为支撑,推动形成“全域有景点、四季有看点、时时有热点、处处有亮点”的旅游新格局,围绕“一关一山一洞一斗一河”世界级自然奇观,打造好成渝地区休闲度假康养清凉目的地。
□ 章晁 文/图
“农业+旅游”:小田园也有大风光
国道351线改扩建完工,让禾茂这个曾经闭塞的村落变得四通八达——距芦山县城车程10分钟,至雅安市区30分钟,距雅康高速仅5分钟车程。
“禾茂非常适合种植中药材。”2019年返乡创业的宋志文从小就熟悉各类中药材,他认为,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湿润,有适宜中药材生长的自然优势。
“依托资源禀赋,我们要走好农旅融合发展之路。”宋志文介绍,禾茂田园建设了标准化中药材种植基地600亩、葡萄采摘园30亩。此外,还建有中药材科普基地,在这里游客可以动手体验药材加工制作,了解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药果蔬采摘基地,游客还能前往田间地头采摘纯天然的果蔬。
为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禾苗田园新建、改造民宿8栋,新增中餐馆、火锅店,可同时容纳300人就餐。同时,开发百草园、三味书屋、竹林咖啡馆、中医养生馆、中药展示体验馆、国标游泳馆、珍稀蝴蝶馆,以及田园小火车、魔幻密室、红色登山步游道等休闲游乐项目,建立起以中药材种植为中心、农旅融合发展的全链条康养旅游产业。
亭台湖景交相辉映、幢幢新居点缀其中……在龙门古镇国家4A级旅游景区,田园美景如诗如画。春末夏初的午后,各种野花争相斗艳,孩子们在旅游廊道嬉戏玩耍,大人们则在亭中闲谈,一阵风吹过,时间仿佛静止下来了,让人们尽情享受这春光。
龙门溶洞、青龙峡谷、青龙场新村……如今的龙门镇,已建成集乡村旅游休闲、生态避暑度假、地质科普观光、户外运动探险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旅游景区,每年吸引着八方游客前来旅游。
芦山以生态旅游环线为带动,加快推进禾茂田园、锦绣田园、秀美渔村等农旅融合示范点建设,推出了一批亲子体验、农耕体验深度融合的乡村旅游特色项目,推动实现“灾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家园变果园”,形成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产业形态,着力建成乡村振兴示范区。
“文化+旅游”:老技艺焕发新活力
4月19日,芦山县大自然根艺厂生产车间弥漫着楠木的清香,习艺钻研近13年后,杨鹏已经能够独立完成难度较大和质量较高的作品,“除了传统中大型家具,现在一些小型艺术品,例如大熊猫雕塑等,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芦山被誉为中国乌木根雕艺术之都,乌木雕刻工艺源远流长,芦山将传统的汉文化雕刻技术与现代审美相结合,传承形成了新的艺术形式,广受欢迎。走进芦山县根雕文化产业园区,200多家根雕企业分布其中,各式各样的作品琳琅满目,作品以被誉为“国木”的金丝楠木雕为主,具有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目前,芦山县的香楠、水楠、金丝楠等名贵乌木储量位居全国前列,乌木根雕产品在全国市场具有影响力。
在芦山汉姜古城国家4A级旅游景区,姜城故里、姜城月夜、姜城往事、姜城水岸等风景融汇其中,东汉石刻、明代城墙、清代牌坊等古迹仿佛诉说着芦山悠久的历史。芦山拥有2300余年的建县史,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文化遗产丰富,古羌文化、蜀汉三国文化、乌木根雕文化等众多文化相互交融。
芦山将“根雕”与“汉代文化”深度结合,给人以别具一格的旅游体验。行走在根雕一条街上,以仿汉代建筑为主的房屋映入眼帘,独具特色的根雕技艺,演绎和丰富了充满汉风神韵的雕刻文化。经过多年来的发展,由根雕制作而成的旅游产品十分丰富,产品远销国内外,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品牌形象。
接下来,芦山将把根雕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成集内容展示、教育研究、文创开发、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大型根雕艺术产业集聚平台和旅游观光、休闲购物中心,不断推动以根雕文化、汉文化等为代表的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
“生态+旅游”:近距离欣赏好风景
日出、星辰、雪山、云海……近期,一组由芦山本地摄影爱好者拍摄的芦山射箭坪风光照在当地人的朋友圈“刷屏”。射箭坪位于芦山县龙门镇、太平镇、宝盛乡三镇交界处,是由三条山脊交汇形成的一处天然观景平台,其所处山脊高度为1500—1700米,是赏景的好去处,也是芦山众多自然美景的典型代表。
芦山是大熊猫栖息地、自然奇观富集地,森林覆盖率超过78%,有“一关一山一洞一斗一河”(飞仙关、灵鹫山、龙门溶洞、围塔漏斗、大川河)自然景观,境内分布有大熊猫、珙桐等40余种珍稀动植物,被授予“中国天然氧吧”、四川生态气候康养县等称号。
近日,随着气温不断升高,芦山县大川镇多家农家乐老板日渐忙碌起来。“清凉避暑地,七彩大川河”。大川是距成都较近的原始森林地和避暑度假地,每年夏季吸引不少来自成都、重庆等地的游客前来避暑纳凉。在大川镇举行的大川T3河道越野赛,已经成为在全川乃至全国颇具特色的汽车越野比赛,有效提升了大川河景区的知名度。
近几年来,芦山县形成了“文旅+、农旅+、体旅+、林旅+”旅游新业态,推动文化旅游资源转型升级、打造新品牌、培育新业态、塑造新经济,不断赋能县域经济发展。
未来,芦山县将以争创天府旅游名县和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为引领,推动形成“全域有景点、四季有看点、时时有热点、处处有亮点”全域旅游新格局。打造五大自然景观品牌、四大文化艺术品牌,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增长点和支柱产业,着力打造一批“文旅+”“农旅+”“清凉+”新业态。深度挖掘红色文化、汉文化、民俗文化、根雕文化,着力讲好芦山“红色故事”“汉魂故事”“三国故事”“民俗故事”“蜀根故事”。培育农旅融合新业态和清凉康养新业态,全力塑造“网红”经济、会节经济、培训经济、夜间经济、研学经济,推动文旅兴县,加快建设人文厚重、靓丽多彩新芦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