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端”之上,乡村生活更有根基


  • 工作人员上门安装移动宽带。

      移动网络工程师为客户安装“看家宝”。

      遂宁市大英县驼柳村的孩子们通过VR设备远程体验了四川移动在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搭建的360度实景。

        

      推动乡村振兴,民生福祉是重点。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以治理有效为基础,这就需要构建完善乡村治理体系。
      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四川省着力打造数字乡村信息化体系,推动乡村数字化建设。
      作为四川乡村信息化体系建设的主力军,中国移动四川公司(以下简称“四川移动”)党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施“乡村振兴信息为民”行动,正在探索一条乡村治理的数字新路径。
      “云端”之上,四川的乡村生活正在变得更有色彩。
    □唐堂(图片由四川移动提供)

    视频监控、AI算法做支撑 在这里,乡村治理变得更“智慧”

      在泸州市纳溪区新乐镇高洞村,四川移动充分发挥自身云网优势,打造“视频能力平台”,整合视频监控、AI算法等能力,融合多种行业应用,向“数智乡村平台”输出智能监控能力,主动服务地方发展,推动乡村治理工作开展。对此,泸州市纳溪区新乐镇高洞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孙道华表示:“‘慧眼工程’在我们村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尤其在防火防盗、疫情防控、照看留守老人和儿童等多个方面提供了很大帮助。”
      在达州高新区金垭镇,四川移动基于“移动看家”平台能力及网络宽带、客户规模优势,结合农村安防特点,打造“平台+硬件+客户端+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实现一个大屏观全镇、一台电脑管全村、一台电视揽信息、一部手机惠“三农”。
      怎么让乡村治理更“智慧”更有效?
      四川移动主动参与推进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积极推进农村“全域社会治理”建设,发挥专业优势,打造全天候、全方位、多用途的安防监控体系,助力提升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比如,在助力平安乡村建设上,移动网络服务与智能硬件建设深度融合,为村民提供安防设备、家庭宽带、数字机顶盒、数据上云存储等一站式服务,解决农村看家护院、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卫生防控管理的刚性需求。积极配合乡镇开展“雪亮工程”补点工作,加快乡村“看家宝”和“千里眼”设备的投入,扩大乡村公共区域视频监控覆盖面。
      此外,该公司还坚持创新,助力提高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水平。以街道、社区、村党支部为主要目标客户,以智慧党建为切入点,聚合5G+VR、触控大屏、5G CPE、VR视频内容,打造智慧化党建学习系统。
      凉山州西昌市搭建的乡村治理大数据管理平台,就以家底清楚、规划科学、工作高效、监督有据、指挥顺畅、服务便捷等管理目标为指引,基于西昌市乡村基础数据、人才基础数据、服务数据等大数据资源,规划设计“组织建设”“产业振兴”“自治建设”“法治建设”“德治建设”五大业务子系统。
      截至目前,该公司运用“数智乡村云平台”,即构建一个平台、上下联动(县乡村)、N个信息化应用能力框架,结合党建、政务、安防等多个场景,为政府治理决策提供信息化支撑,为村民提供高效便捷服务。

    横向纵向互联互通 在这里,教育资源变得更均衡

      在泸州市古蔺县城区学校,古蔺镇、太平镇等26个乡镇学校的45间教室内,同学们通过远程授课,可以聆听到全国名师的现场教学。
      古蔺县在四川移动的帮助下,构建起县、乡镇、村三级数字化教育平台,实现了全县学校横向纵向互联互通。四川移动泸州分公司邀请南京市中电颐和家园小学、中央党校的老师进行多次远程授课,实现5G远程“互动”教学,覆盖师生合计1万多人次,学习时长达5600多小时,获得学校师生好评。
      教育质量的提升,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
      四川移动推动优质教育资源与乡村学校、家庭远程对接,推动乡村中小学校园管理信息化,提升乡村家庭教育水平,助力乡村实现人才振兴。
        在“5G+远程教育”方面,该公司依托自身5G云网能力,打造5G高清远程课堂应用,为偏远山区输送优质教育资源。目前已覆盖全省300余所学校,助力形成区域化教育教学资源中心,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在家庭教育方面,依托四川移动广泛的家庭电视客户基础,该公司对接“四川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协同省电化教育馆搭建网络电视课堂,同步开设网络电视教育专区。引入3500余部幼教、人教版等教材同步教学,免费提供在线学习平台,累计承载课程资源近1000课时,惠及乡村学校及家庭,点击量超150万人次。
      此外,四川移动还为农村中小学校部署智慧校园云平台,提供校园管理、课堂教学、家校互通、数据分析等应用,提升农村地区教育信息化水平。

    三级联动建设县域医共体 在这里,看病变得更容易

      在阿坝州茂县,“看病难”的问题正在逐步缓解。
      四川移动建设的“茂县卫生健康系统信息化建设”项目,主要依托云数据中心对县级医疗机构信息化进行提升建设,解决区域医疗卫生机构之间或医疗集团各医院之间的业务联动问题。
      这套系统已服务150余名医护人员、2.3万名医疗患者,让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助力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
      这得益于四川移动助力创建的一种新模式——构建以县医院为龙头、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为支撑、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骨干、村卫生室为网底的县域医共体。
      这种模式有利于优化乡村卫生资源布局,开展乡村两级卫生资源归并整合和布局调整。目前全省已落地5个县域医共体项目,实现了以“县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县乡一体化管理,构建县、乡镇、村三级联动的县域医疗服务体系,促使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有效提升乡村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具体来看,远程医疗平台的建设是其中的关键。
      四川移动实施“5G+医疗健康”远程应用体系建设,建设远程医疗平台,扩大远程医疗覆盖范围。目前全省已成功打造两个省级远程医疗平台、1个云放疗平台和3个县域远程医疗平台。其中,为省卫健委打造“5G+医疗健康”远程应用平台,为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打造“云上妇幼”远程医疗平台,为巴中市南江县120打造远程急救平台等。实现市县级公立医院、乡镇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远程医疗覆盖,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加快推动乡村医疗服务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向偏远农村地区下沉,是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的。”四川移动相关负责人说。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