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安经开区:项目攻坚战犹酣 二次创业勇争先


  • 广安新桥化工园区被认定为四川省首批化工园区。 周琪钧 摄

        

      5月,广安经开区,新桥化工园区的吉兴化纤项目,PTA车间、前后纺车间等已具雏形,这个省重点项目正在力争实现年底试生产。“去年12月正式开始施工,目前项目已完成了近80%,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达57亿元。”四川吉兴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生洪介绍。“以干部多下地保项目早落地,以干部多付出保企业早产出,以干部好脸色保发展好成色。”作为广安工业发展的“主战场”,今年以来,广安经开区坚定实施“四大战略”,紧扣项目攻坚“主旋律”,以“起步即冲刺、开局即决战”的奋斗姿态,打好项目投资、产业培育、龙头招引“三大战役”,迅速拉开项目大建设、产业大集聚、企业大发展的攻坚阵势。
    □彭娟 蓝天 周琪钧

    抢工期、重质效彰显“经开速度”

      广安经开区的新桥化工园区内,四川圣效化工项目(以下简称“圣效化工”),数栋白色厂房已拔地而起。
      “我们2月进场施工,目前已经完成了60%左右,已建好原料仓库、辅助楼等。”四川圣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许峰介绍,该项目共占地300亩,投资9亿元,主要生产有机化学品原料,将广泛应用于5G、高端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
      3个月时间完成60%的项目建设,圣效化工印证了“广安经开区速度”。
      广安新桥工业园区利尔化学二期项目也是“广安经开区速度”的见证者。
      “建设中突出专业性,10多个施工单位的500余人被细分为土建、焚烧线等多个专业团队,保质量提效率。”利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荣臻介绍,相关人员在设备安装阶段提前介入,指导安装过程,以节省后期设备改造时间,确保项目早日投产。
      四川沃肯高科技新材料产业化项目,目前主体建筑已基本完成,正在进行设备的安装调试。副总经理胡开波介绍,正式投产后,预计到年底可实现产值近1亿元。
      今年以来,广安经开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项目攻坚年”决策部署,全力攻坚签约项目、专项攻坚落地项目、精准攻坚在建项目。一季度,广安经开区与4个企业达成意向合作协议,意向投资303亿元;新开工圣效有机化学品原料生产等13个项目;加快建设吉兴化纤、利华化学等12个在建项目;民喜生物、摩珈生物等8个项目已竣工试产,项目攻坚成果丰硕。

    建专班、强机制 助推项目攻坚

      “今年以来,我们通过实行‘挂图作战’‘项目包联’‘督查考核’三大机制,全面提升项目履约率、开工率、竣工率、达产率,助力项目攻坚取得新成效。”广安经开区党工委委员、办公室主任梁明成介绍。
      “建设情况的图片、视频都会及时发在这个工作群里,遇到什么问题也直接在群里反映,特别方便。”许峰记得,自圣效化工启动建设伊始,自己就被拉进了微信工作群,群里除企业负责人外,还有园区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具体业务骨干人员。
      不仅是圣效化工,吉兴化纤、利尔化学等多个重点项目都各有工作群,这也是广安经开区组建工作专班的一个载体,便于园区时刻跟踪建设过程,解决企业难题,推动项目建设。
      今年以来,广安经开区建立项目包联机制,实行“一个重大项目、一名牵头领导、一套推进方案、一个工作专班”措施推进项目建设,赛工期比进度,赛业绩比出彩。
      今年4月,总投资125亿元的四川和邦生物高技术绿色专用中间体项目成功签约,将在广安经开区布局全球最大的双甘膦生产基地——和邦生物。这也是广安设立地区、建市以来引进的单个投资最大的工业项目。
      为保和邦生物项目早日落地,广安经开区成立了以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为双指挥长的项目推进指挥部,建立了“1个指挥部+6个专班”的指挥调度体系、“2个时间节点+N个工作模块”的工作推进机制。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工商注册,各项前期工作全面展开。
      挂图作战,将压力转化为工作动力,经开区还将“图”从纸上搬到了网上。今年2月,该区试运行了“广安经开区督查系统”,该系统将园区内的重点项目都纳入其中,在上面可以看到各项目在各个阶段的建设进度,以“红黄绿”三色标注,实行分级分类管理,进行动态跟踪监督。
      “绿色代表按时或提前完成,适时进行‘回头看’,进行动态监督;黄色代表即将超期,进行跟进提醒督办,我们将向相关单位发送催办短信;红色代表已超期,进行挂牌督办,并进行问责。”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系统也与各单位绩效挂钩,进一步压实责任,推动项目建设。
      据介绍,这一督查系统着力破解某些单位部门抓项目“等靠要”、不作为的惰性思维,倒逼他们把责任扛在肩上、项目抓在手上。截至目前,已正式约谈3次,提醒交办20余次。
      同时,广安经开区还实行了“纪工委+党群部+办公室”三方联合督查体制,监督项目推进工作,督促全区上下迅速掀起项目攻坚热潮。

    优环境、重服务 打造千亿园区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今年4月,广安新桥化工园区被认定为四川省首批化工园区。这标志着园区发展站上了新台阶,竞争优势更为突出。同时,广安经开区也通过聚焦资源要素、行政审批、产业配套三个重点,持续优化投资兴业和干事创业“两个环境”。
      近日,四川丰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姚晓琴在拿到土地移交书的当天,拿到了不动产权证书,而在此之前,这一过程需要3—4个工作日。
      这一张证书,成为广安经开区不动产登记分中心实施“交地即交证”服务模式后发出的第一单不动产权证书。通过最大限度精简申请材料、缩短办事时限,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有助于加快项目落地见效,降低企业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助力项目早日动工。
      对企业而言,时间就是“真金白银”。在广安市持续优化投资兴业、干事创业“两个环境”的政策引领下,广安经开区主动提前介入,为企业提供全流程“保姆式”服务,对工业项目实行“三合一”前置预审,在供地环节完成出让、交地、确权等现场一次性踏勘,大大缩短了行政审批时间,实现一个工作日内办结不动产证。
      除了节省时间,推动项目建设还体现在政务服务上。广安经开区推行“周六不打烊”政务服务,通过周六延时服务和“7×24小时”自助服务,以更好地满足企业和群众错峰办事需求,努力解决工作时间“没空办”、休息时间“没处办”的难题。
      要素保障是企业投资生产的重要基础。在广安经开区管委会投促和企服中心,有一个广安经开区与水电气等要素保障部门共建的联席办公坐席。“我每周都会在此办公一天。”国网广安供电公司服务专员说。
      “要素保障部门每周轮流在此办公。我们固定召开联席会议,共同保障企业发展,解决企业诉求。”广安经开区投促和企服中心副主任黄川介绍。
      推进项目的同时,广安经开区也在加快产城景融合的步伐。走进园区,交通干线四通八达,海棠溪公园等多座公园开放,学校住宅商超一应俱全,一座宜居宜业的产业新城正在兴起。今年,广安经开区按“亮山亮水亮文化”理念,将突出“花繁四季、彩绘园区、聚财营城”主题,再新(改)建公园5个、新建公厕3座、新(改)建公交站台15个、新增公共健身场地4个、新建高端农超市场2座。
      当前,国家级广安经开区正奋起二次创业,全力推动诚信化工、利尔化学、玖源化工、沃野生物4个“一平方公里产业园”建设,以项目攻坚推动高质量发展,增进群众福祉,力争早日聚集100户以上规上工业企业。一个集绿色化工、先进材料、新能源储能等主导产业为一体,功能互补、集聚发展、产城景融合的千亿级国家级产业园区正在形成。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