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奋进全国百强区新征程上,描绘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叙州:新征程 新画卷
-
叙州区城区全貌。 曾朗 摄城市鸟瞰。 李胜海 摄
过去五年,宜宾市叙州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全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如今,心系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叙州区在加快建设全国百强区的新征程上,描绘出一幅更加绚丽多彩的幸福画卷。
□李勇 单毅夫
赤红为底 改革基因一脉相承
如果要用一种颜色来书写叙州的近现代史,那一定是如红旗般醒目、奋勇争先的红色。
回首百年征程,改革贯穿叙州区从长江源头小渔村到川南经贸枢纽重镇的历程,映衬着叙州人居安思危、勇于逆流而上、追求美好生活的奋斗意志。
1926年,首任中共宜宾特别支部书记郑佑之奔走乡间,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民族女英雄赵一曼手持双枪,游击日寇于白山黑水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共产党人阳治国带领群众多元化发展,硬生生将一个穷山沟——下食堂生产队,改造成当时宜宾人人向往的“南泥湾”,其经验获得上级嘉奖。改革开放初期,叙州区的前身——宜宾县以县属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打响了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第一枪”。
时间指针拨回当下,叙州区改革的步伐一如既往地坚定。
2018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宜宾县,宜宾市叙州区正式挂牌成立。近五年来,全区上下抢抓机遇,大力弘扬全国改革名县光荣传统,坚持对内靠改革,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能。
“叙州区入选四川省22个农村改革工作先进县(市、区)名单,是宜宾市唯一上榜区县……”今年1月,一则来自中共四川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的消息,为叙州区的改革史再添荣光。
五年间,这样的荣誉为数不少,叙州区在全省率先完成乡镇、村(社区)撤并“两项改革”,经验在全省大会上作交流;盘活农村三权“三三四四”工作法入选全省改革开放40周年案例汇编;油樟全产业链发展机制入选国家林草局第二批改革发展典型案例;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经验在全国交流……
在改革中消融磨难,在改革中发展壮大。去年,叙州区地区生产总值达563.62亿元,是2018年的1.93倍。新一届区委领导班子基于对叙州区未来发展的科学考量,将加快建成全国百强区作为叙州区新的奋斗目标。如今的叙州区,正坚定以改革铺陈发展的底色,照耀全区加快建成全国百强区的锦绣前程。
耀橙挥毫 城乡变化一日千里
如果要用一种颜色来形容叙州五年的发展,那一定是如太阳般炙热、充满活力的橙色。
城市与山水相依,文化与发展同步,是每个人对城市品质的美好向往。“依偎”在三江汇流南岸的长江公园,供广大市民运动、休憩,这是集聚生态涵养、文化展示功能的公共活动空间。人们迎着晨曦漫步、倚亭小憩间,见证着公园背后宜宾第一高楼三江口CBD的建设与变化——这是叙州区城市品质迈向现代化新台阶的地标性建筑。眼前是长江美景,身后是都市繁华,顺江而下,则是城市新晋网红地标——宜宾东楼,它以壮丽巍峨的外观和唐风雅韵的气质,给城市品质浸染了一抹文化底色。
五年间,叙州全面实施交通大会战,促进南北通畅、东西相连。2019年6月成贵高铁成宜段通车;2020年12月成宜高速通车;2021年8月横楼大桥通车;5年共建成镇村联网公路2560公里……
五年间,叙州牢牢坚持产业兴区战略,坚持“人、产、城”的营城逻辑,推动产业转型、优化升级,成功创建省级高新区,园区面积从6平方公里增加到16平方公里。培育壮大工业主导产业,形成以天工机械、丝丽雅、嘉士伯重啤为代表的智能制造、新材料、食品饮料三大主导产业体系。创新开展产业链招商、资本招商、委托招商,先后引进北京安控科技等上市企业,实现A股上市企业零突破……
五年间,叙州聚力深化“三农”工作,抓实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实现57个贫困村全部退出、5.08万贫困人口精准脱贫。建成世界樟海、大塔晚熟荔枝、少峨山农旅融合等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园,成功创建省市乡村振兴示范镇2个、示范村22个,全区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0万元的村达20个……
青绿点睛 转型发展一往无前
如果要用一种颜色来妆点叙州未来的颜值,那一定是如青山般苍翠、生机盎然的绿色。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叙州区世界樟海景区,连绵11.5平方公里的油樟树是这句话的有力注脚。
叙州区建有全国最大的天然油樟植物园,樟油产量占全国70%以上,占全球的50%,是全国保存和发展最好的天然香料油源基地之一,叙州也因此有了“油樟王国”的美名。近年来,叙州区“集全区之智,举全区之力”推动油樟产业发展,如今全区油樟种植面积达43万亩,去年产樟油1.5万吨,综合产值达35.1亿元,樟农人均收入达6500元以上,产品在国际市场免检,远销东南亚、欧美等国际市场。
好风景里“长”出新经济,高颜值变高价值,生动的发展实践,彰显出叙州绿色发展内涵。勤劳的叙州人谨遵“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思想,科学耕种高粱、蔬菜、水稻、玉米等粮油作物,为国家贡献产粮大县的力量。机器轰鸣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里,“双碳”达标、节能减排降废等环保理念已成为企业共识,一批氢能源、动力电池、智能制造、互联网企业在今年将相继落地。长江、金沙江及岷江流域生态环保底线持续筑牢,十年禁渔政策严格落实,散乱污企业全面整治……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的理念,指引叙州永续发展。
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造福子孙后代,是叙州区委对百万人民的承诺。在中国共产党宜宾市叙州区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区委首次提出未来五年将全面实现“五个叙州”美好愿景,其中“绿色叙州”的提法位列首位——这前所未有的重视,体现着区委坚定不移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主动服务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魄力。
“未来五年,叙州区将紧扣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大力实施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加快布局发展氢能源、光伏等绿色低碳新兴产业,积极融入全市动力电池产业‘朋友圈’,推动绿色转型发展。目前,我们在积极对接字节跳动等国内知名互联网公司,推动数字经济领域在叙州区落地培育,力争成为全新的绿色经济增长点。”叙州区委主要负责人就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描绘了叙州未来的绿色蓝图。
站在历史交汇口,叙州区正勃发多彩英姿,接续赤红之改革传统,昂扬耀橙之奋斗意志,坚定绿色发展理念,紧盯加快建成全国百强区宏伟目标,踔厉奋发、勠力同心绘就“五个叙州”美好愿景,在宜宾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壮丽蓝图中增添叙州色彩,为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贡献叙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