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江市东兴区:打好三张牌 建设城市经济新引擎


  • 范长江文化旅游园区。

    位于郭北镇青台村的天冬产业园。

      正在建设的内江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园正式园区。

        

      东兴区是内江市主城区,成渝高铁、成渝高速穿境而过,交通区位优势明显。东兴区还是著名国画家张大千、著名新闻记者范长江的故乡,是省级革命老区,文旅资源丰富。
      五年来,内江市东兴区紧紧围绕建设城市经济新引擎、绿色低碳宜居地的定位,打好园区牌、产业牌、文旅牌,推动以天冬产业为主的粮药套种模式,发展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和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挖掘文旅资源,争创天府旅游名县,着力打造经济兴盛、城市文明、乡村秀美、人民幸福的新东兴。
    □明润(图片由内江市东兴区委宣传部提供)

    打好园区牌 助力农业提档升级

      清除杂草、平整土地……5月10日,东兴区田家镇火花村田新路两侧,村民们正抓紧整治撂荒地。“田新路沿线两侧是内江长江现代农业园区拓展的主要方向,附近的撂荒地都要整治出来,种冬大豆、白萝卜等蔬菜。”田家镇党委书记王平介绍。
      打好园区牌,东兴区以园区建设为载体,积极推动以天冬产业为主的粮药套种模式,助力农业提档升级。目前,全区已规划建设了25个农业园区,实现了一镇一园、一镇多园。
      去年11月,位于田家镇的东兴区稻菜现代农业园区获评“四川省三星级现代农业园区”。今年,东兴区大力推进该园区升星计划,将进一步拓展种植规模,补齐基础设施、人居环境、设备设施等短板,努力争创四川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
      此外,郭北镇青台村的天冬产业园区、石子镇万亩优质粮油现代农业园区还将争创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在位于郭北镇青台村的天冬产业园区内,一行一行的天冬长势良好,每行天冬之间还套种了玉米或者大豆。放眼望去,一片绿油油的景象。
      东兴区有着“中国天冬之乡”的称号,把天冬产业发展作为“一号工程”,坚持育苗、种植、加工、交易、产品研发、品牌营销、康养旅游“七位一体”发展战略,计划到2030年发展天冬种植15万亩,带动天冬一二三产业全链条发展,实现产值百亿元。
        今年以来,东兴区杨家、白合、石子、椑木等镇都在积极种植天冬,目前全区天冬种植面积已达到1.5万亩。在种植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东兴区也在大力推广粮药套种模式,在天冬种植间隙套种玉米和大豆。
      “天冬喜阴,套种玉米、大豆既有利于其生长,也能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东兴区大健康产业推进中心副主任刘雄伟表示。
      在天冬产品研发上,东兴区确定了中药材原料及制品、保健品、饮料饼干等5大方向,包括天冬食品、洗护美妆系列、抗衰老抗癌高端萃取系列,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等科研院校建立合作关系,研发天冬保湿面膜、天冬洗发水等40个产品,并成功亮相第十八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2021年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首届“科创中国·天府科技云服务大会”等展会,初具品牌影响力。

    打好产业牌 做强经济发展支撑

      “对年龄、学历有什么要求?”“上不上晚班?”……4月29日下午6时,内江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园B区,第4场“职等你来,服务外包产业园”直播送岗活动正式开始。直播间里,网友们积极提问。
      近年来,内江依托良好区位优势、产业和人才基础,推进服务外包产业规模化、集聚化发展。东兴区是内江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主战场”,发展态势良好。2021年,位于东兴区的内江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园A、B、C区已入驻贝塔斯曼、京阿唯等16户企业,带动本地人员就业3000余人。2021年,东兴区服务外包产业实现产值8.28亿元。
      今年以来,东兴区已吸引韵达速递、大宇宙中国、字节跳动等企业入驻。企业快速落地,招工成了难题。为此,东兴区商务局、共青团东兴区委牵头开展了“职等你来,服务外包产业园”直播送岗活动,将分类整理后的简历送到企业手中。
      除了帮助企业招工,东兴区还在抓紧建设内江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园正式园区。正式园区位于东兴新城,规划为4期,总占地面积约1000亩,建成后可容纳500户企业入驻、15万人办公。目前,一期项目有序推进,预计今年上半年可完成3.5万平方米产业用房建设,年底前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为东兴区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载体支撑。
      距离内江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园正式园区10公里,东兴区另一个重点产业项目也在加速推进。
      5月8日,位于四川内江东兴经济开发区入口处的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开始打桩基。“该项目总投资约51亿元,占地1000亩,将建成年产16万吨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全链条生产线和循环再制造生产线。”内江东兴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党工委副书记叶飞介绍。
      四川内江东兴经济开发区位于东兴区椑木镇,园区围绕“一心一市场三轴五片区”布局,培育形成500亿元产业集群。今年,开发区积极抢占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发展“风口”,除了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还将有特高压电力设施生产线项目、澳彩(内江)新型材料生产基地项目、智能化器械研发及生产中心项目等配套产业项目开工,形成集聚发展声势。

    打好文旅牌 争创天府旅游名县

      5月10日,在位于东兴区田家镇的范长江故里旅游度假区赵家坝文旅乡居片区,工人们正在加紧施工,水月餐厅、研学工坊、民宿群等基本成形。
      东兴区是著名国画家张大千、著名新闻记者范长江的故乡,也是省级革命老区,文旅资源丰富。打好文旅牌,东兴区正以争创天府旅游名县和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为统揽,推进万达·内江文旅城等重点文旅项目,从旅游产品打造、文旅融合发展、公共服务提升等方面重点发力,力争2022年创建为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暨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2023年创建为天府旅游名县命名县。
      东兴区以范长江故居为核心,经数次升级打造后,于2017年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范长江文化旅游园区。今年,东兴区在范长江文化旅游园区的基础上,加快住宿、研学、生态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设,积极创建范长江故里旅游度假区,并力争成为省级旅游度假区。
      “在赵家坝文旅乡居片区,我们引导村民用现有房屋打造特色民宿,让游客有更好的住宿条件。”东兴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李毅表示。
      另一方面,东兴区积极推进重点文旅项目建设。4月28日,万达·内江文旅城“夜内江”文旅街区核心文化业态和地标性建筑——张大千艺术中心正式开工。该中心将引入多媒体艺术、大千主题文创等业态,通过灯光、音乐、光影等一体化效果,打造国内唯一以张大千为主题的高科技艺术沉浸式体验场馆。
      2020年6月,万达·内江文旅城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以“夜间经济”为主题,力争实现年游客量破千万的目标,打造成渝地区又一网红旅游目的地。
      此外,东兴区还紧盯生态旅游、康养度假、文化创意等文旅消费新趋势,谋划生成、储备一批市场前景好、品牌价值高的文旅重点项目。
      在2021年9月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四川)国际旅游投资大会内江分会场,东兴区成功签约两个文化旅游重点项目,投资总额达2.5亿元以上,青龙高峰文化休闲度假区、大冲山国际康养旅游度假区等项目入选四川省100个精选文旅招商项目。2021年,东兴区完成文旅项目投资约13.81亿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