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工业强县 文旅兴城 推动“大美大英”建设加快成势
-
鸟瞰大英城区。 张昌明 摄
五月,风和日丽,暖阳下的大英,一派蓬勃发展的景象。
建县以来,大英“一张蓝图绘到底”,从一个划地而治的“偏远小县”,成长为联动成都与遂宁的“核心要地”,实现以“一隅”服务“全局”。
工业强县,大英筑牢根基,做强工业企业、做优工业园区、做大工业产业,推动工业经济“强筋壮骨”,挺起发展“脊梁”,开启大英现代化工业之路。
文旅兴城,大英跳出“无山水不成景”的思维定式,以“无中生有、敢为人先”的创造精神,打造出“中国死海”,并以此为起点,开启“文旅兴城”发展新篇章。
“我们将紧紧围绕筑牢‘成渝之星’支撑、聚力‘大美大英’建设目标,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向好向上发展,奋力把‘大美大英’的宏伟蓝图变为生动现实。”大英县委主要负责人表示。
□高原
“链式思维”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近日,四川大英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大英经开区”)捷报频传:红旗化工园区获评四川省首批化工园区、年产3万吨磷酸铁生产线预计下月正式投用……
工业是经济建设主战场。大英县始终把工业作为立县之本、强县之要,全力强产业、育主体、夯平台,推动产业集群化、企业集聚化、园区集约化,促进工业经济量质齐升。2021年,全县94户规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92.53亿元。
以“链式思维”推动产业集聚发展,让园区企业互为“上下游”。目前,大英已聚集盛马化工、鸿鹏新材料、苏博特新材料等化工企业,初步形成了从源头油田开采服务到中端炼化一体化再到尾端炼化危险废弃物处置的绿色产业生态链,做强以环氧乙烷深加工为核心的产业链,百亿级环氧乙烷产业园初具规模。
据统计,2021年大英21户能源化工规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4.90亿元。聚焦能源化工产业持续强链补链,2022年4月,大英“云签约”8个项目,其中一半属于能源化工领域,总投资达到80亿元。
“目前,围绕石油化工与天然气化工两大板块,充分发挥县域内天然气资源和地方炼油产业基础的优势,大英正全力推进四川绿色油气化工新材料示范基地建设,走出油气融合循环发展之路。基地建成后将新增年销售收入1080亿元、年利税160亿元,带动创造就业岗位2万个以上,弥补四川省化工新材料及精细化工产能的不足。”大英县经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大英正持续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加强培优扶强能力,做深做细产业链条,加快构建千亿级产业集群。
出“奇”制胜 激活文旅创新密码
认识大英,可从“卓筒井”开始。从这口井里,大英的先人们开采出“一把盐”,并将这把盐融入大英文化血液之中。“盐”出“奇”思。无名山大川的大英,跳出了“无山水不成景”的思维藩篱,打破自然资源依赖,以地下亿年盐卤资源嫁接创意文旅IP,走出了一条西部丘区沉浸式休闲度假旅游发展道路。
“依托中国死海,启动建设浪漫地中海、丝路奇幻城、卓筒井遗址公园等特色旅游景区,进一步延伸文化旅游产业链。”遂宁市中国死海旅游度假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大英县正全力打造四大核心旅游IP,推动创意旅游从“一花独秀”向“百花满园”转变。
近年来,大英通过高标准编制《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等15部文旅规划,构建了“一城四区、两带多点”全域旅游发展格局,走出独特旅游发展道路。2021年,大英文旅产业添翼赋能:中国死海完成一期提档升级;浪漫地中海全球首创水上演艺中心“海洋之心”开门迎客;丝路奇幻城《丝路神灯》实景剧内测排演;推出“绿山微湖”等乡村旅游景点;成功创建天府旅游名县、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卓筒井和蓬基井入选第五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
站在新的竞速赛道上,围绕擦亮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大英正在“景区提档”“业态提升”“品牌提级”上下功夫,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聚力建设全国知名旅游度假目的地。当下,“沉睡千年的遗址”“南方丝绸之路”等新一批顺应文旅深度融合、突出交互体验发展趋势的文旅新IP正在大英县生成。
农文旅融合 推动美丽乡村全面振兴
田间花海、山间民宿、休闲采摘……今年的“五一”假期,大英市民纷纷进田园、入山野,欣赏大自然的优美风光,感受美丽乡村的喜人变化。
大英县位于巴蜀文化旅游长廊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第一圈层,拥有被誉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世界近代石油钻井之父”的小口径钻井技术——大英井盐深钻汲制技艺。卓筒井镇为干屏村作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第一批、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依托得天独厚的农业、旅游资源,积极推动现代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打造集旅游观光、科普研学、果蔬采摘和农事体验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生态农业综合体,培育“宋井桃源”乡村旅游品牌,辐射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农村发展注入新活力。
近年来,大英县围绕“1+3+6”现代农业产业布局,加快培育优势特色乡村产业,提档升级精品粮油、道地中药材、优质柑橘三大主导产业,培优提质九叶青花椒、优质甜桃、优质柠檬、绿色蔬菜等特色产业基地,改造提升特色产业基地4.5万亩以上,特色产业基地内农民年户均增收实现3200元以上。
与此同时,因地制宜发展农旅融合产业,让农村的好风景变为好“钱景”。当前,大英正积极推进“三区三线”划定工作,以科学布局特色优势产业,走好“农文旅融合、产加销贯通”发展道路,聚力推动“一城四区两带多点”全域旅游加快成势。坚持“景城一体”发展理念,建设县城全域旅游支撑中心,支持中国死海、浪漫地中海、丝路奇幻城、卓筒井遗址公园等四大文旅核心景区提档升级。打造乡村振兴和农文旅融合两个示范带,整合遂大快捷通道沿线“乐享土门”农康旅融合示范村、红豆杉养生谷等资源,打造特色鲜明的乡村振兴示范带;以蓬乐路沿线特色鲜果产业串联宋井桃源、绿山微湖、卓筒井遗址公园等重要景点,打造业态丰富的农文旅融合观光带。建设多个文旅融合代表景点,依托卓筒井文化、贾岛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打造宋井桃源、阆仙诗苑、象山书院等特色文旅景点,推动大项目和小景点串珠成链,以点带面形成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数据看变
2021年大英县生产总值:
189.92亿元
第一产业32.55亿元
第二产业78.9亿元
第三产业78.47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84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482元
2020年大英县生产总值:
174.24亿元
第一产业32.09亿元
第二产业70.2亿元
第三产业71.95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004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04元
2019年大英县生产总值:
173.67亿元
第一产业29.08亿元
第二产业72.98亿元
第三产业71.61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905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65元
2018年大英县生产总值:
159.97亿元
第一产业26.63亿元
第二产业66.98亿元
第三产业66.36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136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57元
2017年大英县生产总值:
136.92亿元
第一产业25.41亿元
第二产业61.77亿元
第三产业49.74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859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