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四川

  •     

    兴川辞典

    《四川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
    《四川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21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共七章六十七条,包括总则、设施规划建设与管理、公共文化服务提供、社会参与、保障措施、法律责任等内容。实现了公共文化责任主体、公共文化治理方式、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因素的四大突破。作为我省公共文化领域综合性、全局性、基础性法规,《条例》对于保障和改善文化民生、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
    2017年,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启动实施,先后评选出两批共20位四川历史名人,包括大禹、李冰、落下闳、扬雄、诸葛亮、武则天、李白、杜甫、苏轼、杨慎以及文翁、司马相如、陈寿、常璩、陈子昂、薛涛、格萨尔王、张栻、秦九韶、李调元。围绕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四川坚持“把握导向、立足学术、着眼传承”的原则,重点实施建立一批学术研究中心、创建一批文化传习基地、策划一批文化品牌活动、创作一批文艺精品力作、打造一批主题旅游线路、研发一批优秀文创产品的“六个一批”工程,掀起学习弘扬历史名人精神热潮,彰显历史名人的当代价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文旅融合
    2018年11月,重新组建的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正式挂牌,“诗和远方”走到一起,文旅融合发展拉开大幕。此后,四川省委提出加快建设文化强省和旅游强省目标,出台《关于大力发展文旅经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的意见》等文件,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度推进文旅融合发展。


    兴川寄语

    成都市市民陈能志:近年来,全省公共文化服务新空间不断上新。就成都来看,就有成都市美术馆新馆、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成都市文化馆新馆等相继开放。除了传统人文活动,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科技和人文融合的文艺活动,有更多贴近时代热点的公教活动呈现在这些场馆,丰富我们的生活。

    成都城市音乐厅董事长王义平:作为四川城市文旅新地标,未来我们城市音乐厅一方面要传承艺术经典,为乐迷们提供更多元的艺术体验;另一方面,要扎根中华大地,把全国优秀的剧目请到家门口演出,同时聆听世界的声音,多与世界先进院团、精品项目交流。希望能为成都打造音乐之都,四川建设文化旅游强省贡献应有之力!

      本栏撰稿: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边钰吴梦琳郭静雯李婷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