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光富出舱后用的座椅由成都团队参与设计

  •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莉莎
      4月16日上午,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境内的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安全着陆,包括四川老乡叶光富在内的“太空出差三人组”顺利返回地面。飞行乘组在空间站组合体工作生活了183天,创下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
      航天员出舱后,地勤人员第一时间把他们抱上专用座椅。电视直播中,主持人专门介绍了这三把银白色的座椅,它们陪伴着航天员从出舱到医监医保车,再乘专机到北京航天员训练中心。
      记者获悉,这几把特殊定制的航天员座椅,成都优联智慧工业设计有限公司参与了设计研发。
      2021年10月,成都东郊记忆,公司总经理方兰接到来自总部的任务——参与第三代航天员出舱座椅设计。
      这是航天员返回地面后至关重要的一件产品。设计总监刘云东告诉记者,在太空长时间的失重飞行,会导致航天员肌肉萎缩、骨骼脆弱。航天员返回地面后,需要座椅提供全方位的支撑和包裹,让他们逐步适应地面的重力环境。
      尽管该公司成立于2021年,但其母公司深圳市无限空间工业设计有限公司已有30年的历史,参与了前两代航天员出舱座椅的研发。此次座椅的研发,集合了成都、深圳、重庆、北京多地的力量来完成。其中北京负责与航天员训练中心对接,成都、重庆负责产品设计,深圳负责生产制造。
      收到任务后,成都团队迅速搭建了代号为“熊猫”的项目组。方兰眼中,航天员们就是“国宝”,代号“熊猫”也彰显了四川元素。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首次在空间站组合体生活长达183天,身体状态未可知,对产品设计的要求性更高。
      “载人航天最基础的要求一定是安全。”刘云东说,哪怕是回到地面出舱以后,也得万无一失。
      一方面,意味着材料和工艺必须可靠。在稳定性和轻便性中再三平衡后,团队选择了铝合金作为金属部分材料,采用了铝合金直接机加工的方式,来确保产品的强度;塑胶部分采用3D打印的工艺,使用一种特殊的热塑性塑料。经多轮测试,座椅实现了沙漠级别的防冻、防尘、防抖,可耐零下20摄氏度低温。
      另一方面,来自北京的需求是,航天员从出舱到抵达北京航天员训练中心,几乎全程使用专用座椅。这意味着,整个座椅就像一个“变形金刚”,实现正坐、半躺、平躺等多状态的可调节;还要适配飞机、医监医保车、转运车、着陆场地面等多场景需求;还要易操作,让地勤人员能迅速展开或折叠。
      要实现这些功能并不难,刘云东回忆,重点是要在安全、舒适、方便运输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比如航天员出舱时穿着特殊的舱内服装,但到达北京后穿着便装,身形变小,这时座椅就要可调节,对背部、头部实现支撑。
      长达半年的时间里,经过十几次的提案和制造阶段的平衡取舍、反复修改,第三代航天员座椅的方案最终成型。
      针对坐立、半躺到平躺状态,团队做了很多可调节的设计,包括靠背、腰撑、头撑、脚撑,手、小腿的放置板。比如从前可调节的最大角度是斜躺,现在大大增加了斜躺角度,尽可能达到最佳舒适状态。经过航天员训练中心的反复测试,最终专用座椅顺利交付。
      4月16日当天,当座椅在直播中亮相,方兰激动得热泪盈眶,“长达半年的努力没有白费。”他们从北京的同事口中得知,不仅全程保障顺利,这次航天员对第三代座椅的评价也很高。
      方兰说,下一步团队还将在座椅的舒适度、轻便性上持续改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