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川汇流 凝聚向上的力量

    四川省属企业“1+6”重大专项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


  •   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航拍全景。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韦维 摄(视觉四川)

    在雅安天全县乐英乡,雅康高速与山川村落交织成为一幅美丽画卷。 黄刚 摄(视觉四川)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忧
      在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雅砻江与庆大河汇流的两河口浪潮澎湃。今年3月,两河口水电站6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以300万千瓦的功率转化江河势能,为巴蜀大地注入新能量。
      作为千河之省,四川共有大小河流1300余条,大江大河交汇的风景并不鲜见,水电也由此成为四川能源供应的主力。
      千川汇流,凝聚向上力量。在国资国企重镇四川,国资国企始终是治蜀兴川最可信赖、最可依靠的重要力量。去年以来,四川扎实推动省属企业“1+6”重大专项改革,加快推进重点企业、重点领域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蜀道集团等行业“领头雁”的诞生和成长,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提供新动能。

    谋划
    抓好“1+6”重大专项改革
      发挥国资国企优势,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为契机,推动省属企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2021年,四川首个本土世界500强企业诞生——新希望控股集团居第390位。欣喜之余,四川也在思考:民企尚能突围,国企更待何时?
      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四川历来是我国国资国企重镇,国有企业始终与四川改革发展历史进程同频共振、同向共进。到“十三五”末,全省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13.88万亿元,对四川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不过,由历史惯性所导致的布局分散、同质化竞争等问题,四川实力突出的省属企业屈指可数,尤其缺少能在全国乃至全球叫得响的行业“领头雁”。
      进入“十四五”,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深入实施,国资国企迎来乘势而上的新机遇。
      作为国企改革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四川曾创造诸多改革经验,如今再立潮头。省委、省政府决定,把抓好省属企业“1+6”重大专项改革作为四川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重中之重,推动省属企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取得突破性进展。
      “1”,是指整合组建蜀道集团。围绕交通这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通过原四川交投集团、四川铁投集团的强强联合,实现资产规模从“千亿级”到“万亿级”的跃升,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综合交通服务型企业,肩负建设现代交通、服务治蜀兴川的历史使命。
      “6”,是指6个改革专项。有序推进四川省属生态环保资产整合,组建四川生态环保集团;有序推进四川省属企业旅游资产整合发展,组建安逸酒店集团;有序推进川煤集团改革;有序推进川航集团改革;有序推进省内民用运输机场整合;有序推进四川发展(控股)深化改革创新发展。
      “这是重头戏和主抓手。”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以来,四川扎实推动省属企业“1+6”重大专项改革,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推进
    着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
      整合资源、优化布局、顺向调整,通过专项改革打造硬实力突出的省属企业,引领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
      “1+6”中的“1”率先落地。2021年5月28日,蜀道集团揭牌成立。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蜀道集团全年营业收入超2200亿元、利润总额超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259%。对比上一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这样的成绩足以入围。冲刺世界500强,并非蜀道集团战略重组的初衷,但“1+1>2”融合式聚变效应已经显现。
      坚持整合资源、优化布局、顺向调整,去年以来,重点企业、重点领域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加快推进。
      蜀道集团高效完成集团总部整合,部门、人员编制数分别缩减41%、38%,14户二级子集团专业化整合已完成13户。重组整合后的蜀道集团资产总额突破1万亿元,累计投资建设运营高速公路里程超1万公里、占全省的84%,投资建设运营铁路里程约7000公里、占全省的75%,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省级交通企业“第一方阵”。
      2021年8月10日,四川生态环保集团揭牌成立。此后市场化改革有序推进,经理层全部实现市场化选聘,当年即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国有重点企业管理标杆创建行动标杆企业”。安逸酒店集团于去年12月挂牌运营后,成功整合“锦江”“金牛”等金字招牌,正式向国内一流知名酒店集团目标迈进。
      此外,川煤集团通过司法重整和深化内部改革,妥善化解债务危机,将原23家二级公司重组为5家,形成扁平化3级管理体系,管理成本下降15%,成功实现扭亏为盈。全省民用运输机场等资产重组整合,川航集团增资扩股、四川发展深化改革创新发展专项工作正在大力推进,均取得重要实质性进展。
      通过战略性重组整合等专项改革,打造硬实力突出的省属企业,引领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这样的设想正在成为现实。2021年,四川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到16.2万亿元,其中省属企业资产总额达2.05万亿元、营业总收入达5322亿元、利润总额达171.5亿元,分别是2017年的2.1倍、2.0倍、2.4倍。

    深化
    统筹谋划国有企业战略布局
      乘势而进,形成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和竞争力、有地位、叫得响的大板块大集团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今年3月召开的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工作座谈会明确,要继续深化“1+6”改革,乘势而进统筹谋划我省国有企业战略布局。
      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也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在“1+6”改革的进程中,去年的重点是理顺体制机制,今年则要把着力点放在放大改革效应、释放改革红利上,全力以赴做好“后半篇文章”,巩固提升改革成效。
      “万亿”蜀道在前进。蜀道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将抢抓“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机遇,努力获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优质资源配置的高速公路、铁路项目,提高“川字号”国企品牌影响力。目前,正加快完成专业化整合,进一步增强省内外项目资源获取能力。
      6个改革专项将全面落实见效:省属企业旅游资产整合要在6月底前化解遗留问题;川煤集团力争6月底前全面恢复信用等级;省内民用运输机场首批整合要在6月底前完成……
      在现有基础上,优势专业板块的重组整合还将深化拓展。
      记者从省国资委了解到,聚焦交通、航空、能源、制造业和科技创新、建筑业、自然资源等重点领域,四川将继续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形成一批定位明确、主业清晰、实力雄厚,具有全国影响力和竞争力、有地位、叫得响的大板块大集团。
      “我们将总结用好‘1+6’改革经验做法,进一步振奋精神、鼓足干劲,全力打好重组整合的深化战、攻坚战。”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坚持统筹谋划、“一盘棋”推进,深化省属企业之间、省市国企之间、企业内部重组整合,拿出科学有序、务实可行的方案,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科学有力支撑。
      四川国资国企正以千川汇流之势,不断蓄力储能,必将绽放新的改革之花。

    ■新闻链接
    什么是“1+6”?
    1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第一战役”:
      整合组建蜀道集团
    6
      6个改革专项:
      有序推进四川省属生态环保资产整合,组建四川生态环保集团
      有序推进四川省属企业旅游资产整合发展,组建安逸酒店集团
      有序推进川煤集团改革
      有序推进川航集团改革
      有序推进省内民用运输机场整合
      有序推进四川发展(控股)深化改革创新发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