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成都
-
·体彩开奖
楼上阳台种果蔬,负一楼养活鱼,共用一套水循环系统——
“水泥楼”变“农业楼”
-
“农业楼”里的家庭菜地。 四川科道农业有限责任公司供图
在自家阳台种菜,灌溉、肥料都在楼内解决;想吃鱼只需下到负一楼,就能在养鱼池里现捞;卫生间里的污水经过处理重新利用……在成都市双流区彭镇新安家园里,这些都在同一栋楼里成为现实。
近日,记者现场探访,了解这栋“农业楼”背后的秘密。□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程文雯
蔬菜瓜果楼上种在阳台造一片“家庭菜地”
记者眼前,是一栋6层楼房。里面,工人正忙着最后的装修。
抬眼望去,一二层的阳台上植物长势喜人。茼蒿、白菜、冬寒菜、空心菜、柑橘树、桃树……走进二楼阳台,记者发现这里摆放着两排架子,中间留出通道,架子上中下共3层,用于放置种植箱,柑橘、桃子等水果主要集中在最高层,下面则是各种常见菜。除了在土壤中种植,还有不少作物是水培种植,并配有专门的滴灌和补光系统。
据介绍,这栋楼一共6层12户。居民入住前,相关公司会将这套系统安好,让每家每户入住后都能在家种菜。通过立体化建设,每户的阳台可打造出80平方米左右的作物种植面积。
通过专业化的设计和改建,建筑外墙和阳台也可以开辟出适宜的种植区域。不远处,社区居民樊小姐一家已吃上了自家“墙上”的有机蔬菜,“一家4口,完全够吃了。”
循环利用变废为宝整栋楼一套“鱼菜共生系统”
在阳台上打造“家庭菜地”,灌溉、肥料怎么办?谁来管护?
记者在负一层找到答案。这里有9个养鱼池,一个专门用来观察水质,8个用来养鱼。
据介绍,这是一套“鱼菜共生系统”。除了养鱼,楼里农作物灌溉用水全部来自这9个鱼池,管道将鱼池中养鱼产生的排泄物和水抽到楼上,经过专业处理后用于水培和灌溉。经蔬菜根系净化、消毒等处理后,这些水又会流回鱼池。
在卫生间,记者看到房屋中洗手池、马桶的废水都是通过两条分开的管道处理。通过源头分离,粪便等有机物进入沼气池,经过处理成为有机肥;部分水资源则循环用于灌溉,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据悉,通过现代地埋式沼气系统和有机肥工厂,这里的有机垃圾可就地就近进行集中处理。同时,日益成熟的智能农业技术也使整栋楼里大部分施肥、滴灌等工作实现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