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糯”千金 田里新鲜事多
-
□钟文博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敏 袁城霖
达州是我省产粮大市,粮食产量已连续9年位居全省第一。4月18日,“行走新巴蜀”四川日报全媒体采访小分队走进大竹县粮油现代农业园区,记录发生在这片川东糯稻核心产区农田里的新鲜事。
园区内,印有“中国糯米之乡”的宣传牌随处可见。作为园区的绝对主角,去年糯稻的种植面积已扩展到2.5万亩。
“邓大江,先停一下,有记者找你。”大竹县月华镇爱国村的农技人员朝着水田方向大喊了一嗓子。“来了,来了!”伴随拖拉机的声音,正在犁田的月华镇糯稻种植大户邓大江扭头大声回应道,并把拖拉机停靠在田边,一个箭步冲上了田坎。
“一年一变其实都说慢了,这几年田里的变化太多了。”邓大江说,今年是他在家乡发展糯稻规模种植的第6个年头。6年间,通过覆盖全园区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田块间的生产便道从开始的1米,扩展到2.2米,再到最宽处的3.5米。“路宽了,大机器才能进,不然田里怎么忙得过来。”如今,邓大江已购置了两台收割机、两台拖拉机,还配备了一台运送设备的轻卡。
路宽了,盯着秧田的“眼睛”也多了。在与记者对话时,邓大江的手机响起,园区信息化管理中心提醒他要注意近期秧田水情的管理。“以前是自己看秧田,现在多了双‘眼睛’帮忙看,让人安心多了。”
园区信息化管理中心借助覆盖园区的智能物联设施,对园区内气象、土壤、虫情等影响糯稻种植的环境因素进行实时监控。打开大屏幕,园区内各田块的实时情况尽收眼底,相关预警信息也可以与园区业主进行实时互通。
搭建农业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开展优质糯稻制种科技攻关、打造精品农旅融合旅游线路……大竹县粮油现代农业园区管委会主任汤庭兰细数着这片园区即将发生的新鲜事。“园区去年的总产值已达到10.8亿元,一‘糯’千金的大竹糯稻值得更多期待。”汤庭兰说。